【#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层团组织建设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基层团,自查,组织建设,报告](/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8.jpg)
基层团组织建设自查报告
按照共青团**市委办公室《转发共青团达州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团组织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万青办发〔2021〕18号)文件要求,参照达州市乡镇团委星级规范化建设评分参考标准。**镇团委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团委班子战斗力增强
1.团委班子力量显著增强。格局创新后,团委书记和副书记的力量都得到显著增强。镇团委成员人数从选配前的4 人增加到9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 4人,其中编成内专职副书记1名、编制外副书记3名(派出所所长、农村信用社主任 、民营企业业主),编外副书记采取兼职形式,没有任何待遇,任期满自动卸任。在不增加运作经费的情况下增强基层团委的干部队伍号召力和活力。委员4人(包括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有促进作用热血的青年团体,将他们吸纳进基层团组织,对于增强组织创造力、优化组织氛围、提升组织工作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团委党代表平均年龄降低。调整后,班子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3岁下降为31 岁,28岁以下的比例占下述了总人数的55.6%。
3.团市委团委班子成员学历有所提高。调整后,镇团委的学历结构之中,本科学历人员比例为44.5%,增长30%。
4.团委班子成员代表性不断提高,编制外人员明显增加。调整后,团委成员中编制内人员比重由原来的80%下降至54.5%。编制之外人员比例由20%上升至45.5%。
二、乡镇团委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镇团委根据实现标准型管理,完善制定了6项工作制度:一是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定期轮值工作机制制度。建立由镇团委书记负责统筹协调,副书记、委员定期轮流支持不定期开展工作的轮值工作制度,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深化委员分工协作;三是建立团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制度。经常性开展团干部培训工作,非政府团干部定期学习,特别注重对编制外团干部个性化、差别化的培训,强化团的业务知识职业培训,提升了镇团干部的知识生存能力水平和工作能力;四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建设。实行团的组织工作月报告制度,镇团委每月一次向镇党委团的工作,每半月向团市委书面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每月上报一篇工作信息,完成全年上报重要信息15条;五是建立责任文职人员目标责任制度。结合我镇团委班子的成员和专长进行科学合理分工、设岗定责;六是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结合我镇共青团工作实际,聘请镇党委副书记为主管,探索探索建立区域内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体系,建立镇、企业、学校、村、农村信用联合社、协会等各级各类团组织之间的联建共建和互帮互助机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团的活动。
三、乡镇共青团团委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一是按照“一乡一品”的工作要求,努力打造“一团一特”,岗村团委深入实施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行动”、关爱知识青年留守子女和留守学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共青团品牌活动。招募志愿者50名,发展团员数100名,新建见习基地1个,新建驻外团支部1个,完成非公团建目标1个,组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3次;二是深入开展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组织工作,强化青年就业青年科创技能培训,积极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加强团银合作,好实施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继续开展贫困大学生“圆梦行动”。加强青少年维权协调机制,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四、乡镇团委联系宣传科青年的渠道得到拓展
经过大力建设,我镇团委成员增多,成员艾文涛分布更加广泛,紧密联系青年的渠道大大拓宽。与青年的联系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0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