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论文

2022-10-27 01:5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论文》,欢迎阅读!
之路,就业创业,背景,大学生,论文
_ _ _ ___ __ _ ___ __ __

鲁东大学20162017学年第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2016

级本科)

不可忽视的力量,必将从中受益颇多。“双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开了一扇窗,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使得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双创”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

业能力的必要性 课程号:



线 线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和2015年首届中

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大众创

成绩

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被多次提及。作为有第三

本“教育护照”之称的创业教育,现已普遍被世题目:(题目可以自拟或参考下面所列的题目)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

界各国纳入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这也迫切要求我国高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要求:(对题目、内容、行文、字数等作出判分规定。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双创”背

1. 撰写“形势与政策” 景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它既是建设创新型

2. 围绕“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展开论述

国家、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3.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字数20002500字。 缓解就业压力、

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是民

评分标准:

族昌盛的源动力,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够有

1.内容要求符合题目、科学合理、结论正确、不得抄袭。

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且更好地与国际教2.行文要求语言通顺、层次清晰、格式正确。

育接轨。 教师签字: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正文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

之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的概念渐为公众熟知。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国内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政府和高校已充分意识到创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断地为践行创业教育付出努力。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分析既有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源自于高校创业教育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略的国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二,专项创业能力培养容易,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难。国内高校现行的创业教育仅仅是就创业论创业,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与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拓展的关联性不强。第三,传授创业知识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创业能力难。当前,高校过多地偏现将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1.大学生创业环境仍有待完善

政府方面:大学生创业政策、金融制度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并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所促进。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商务支持政策操作性不强、人事管理制度约创业团队的组建等等。社会环境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人们往往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求变的思想,这既导致了创业主体自身的不积极,同时伴随着家庭的不支持和社会的不认可。

2.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待加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寻求“金饭碗”的求职理念仍根植于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此外,当今大学生属于90后的一代,家庭的溺爱和个性的充斥使得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城市、大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是他们的首选,创业意识的淡薄无疑将其隔离在创业的大门之外。

3.创业教育面临“四难”境地

第一,普遍培养容易,个性化培养难。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开设创业课程等方式对于普及创基础知识非常有效,但创业能力的提升方法应

重于“创业学”知识的传递,并不是培养真正的“创业者”,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内涵。第四,高校创业能力培养自成体系容易,与社会需求匹配难。社会是检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始终应围绕“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开展教育活动[1]



4.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必

须注重遴选教师组建创业教研团队,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有益补充。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聘请杰出校友、创业成功人士、企业成功人士等为学生创业教育的咨询师。

5.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高校应结合校内和校外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因为实践是沟通理论教学实践的媒介。校内主要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为主,而校外主要以见习、生产实习、岗位锻炼为主要形式,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多流于形式。

三、“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t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