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二

2023-01-15 22: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二》,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学前,举例,其中,策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二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二 学前儿童

社会教育的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一二 发布者:刘晓兰

1、用生活取景法选取幼儿所需培养的社会技能

在进行幼儿社会技能培养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培养的内容与目标,并将这一内容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幼儿,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目标。例如虽然现在幼儿 玩具大都十分充足,而且多采取分区活动方式进行游戏避免了幼儿过多地因玩具发生争执的现象,幼儿园的活动中基本上很少看到幼儿争抢玩具。但老师在深入观察中仍然发现幼儿并未真正掌握与大家一起共同玩玩具的社会交往技能,理由是:在幼儿玩自带玩具时常常出现争抢、无法介入等缺乏交往技能的情形。在使用生活取景法选取社会教育内容时,除了创设模拟情景外,有时也用照片、录像等手段记录下幼儿平时的生活场景,用于社会技能培养活动中。 2、使用即时动态情景再现法促进幼儿社会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很难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言与行的矛盾、自己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己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动态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并经由反思

自己行为得到正确的结论。实践证明采用动态情景再现法可以突显幼儿社会认知的不足,及知行不一的矛盾冲突,促进由的转化。

1 / 2




例如在社会技能培养活动《我会等待》中就出现大多数孩子表示了自己人多时我愿意等待的态度,可是说到不等于做到,在之后的情景练习中仍旧出现拥挤的现象。老师运用动态情景再现法让孩子们看到了立即再现的录像情景,有意地突显了孩子们认知与行为的矛盾:为什么说得到却做不到呢?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十分投入地认真反思自己行为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排队等一等的操作技能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 3、妙用价值表决法树立幼儿待人接物正确态度

价值观教育法在幼儿社会教育中运用也是一种创新,它认为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去行事,儿童也不例外,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只有通过儿童心理内部价值澄清,才能建立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和恰当的生活方式[3]实践证明价值表决法简单、有趣,对于培养自律社会行为非常有效:一方面帮助幼儿将已有的社会认知转化为态度;另一方面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态度引导自己的行为。

4、善用移情体验法帮助幼儿建立同情心 5、巧用操作图示法帮助幼儿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说得到做不到是我们常常遇到的幼儿社会性表现方面的现象,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行为操作技能的缺乏往往是造成幼儿知行不一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幼儿并不知道该如何做到。

6、摒弃是非对错评价是幼儿社会技能教育重要的指导原则 策略,儿童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s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