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变革与意义

2023-02-12 03:3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的变革与意义》,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变革,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变革与意义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德政治家、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革命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出生于德国 特利尔城,逝世于英国伦敦。伟大的哲学家,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但在马恩两人死后,他们的继承


人在思想上迅速分裂,其中一派成立了“共产国际”,后来发展为列宁主义,再传承给斯大林、毛泽东。另一派则延续了“第二国际”组织,即伯恩斯坦指导的社会民主主义,也叫做民主社会主义。 两派的主要差别是:列宁主张社会主义革命马上就可以搞,很快就能成功,在方法上倾向于武装暴动。伯恩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调整和改进能力,所以用不着也不应该依靠暴力,完全可以采用合法的社运动和议会斗争的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通过占领议会、掌握立法行政权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两派互相水火不容,由于我们国家走的是列宁路线,所以伯恩斯坦被称为“修正主义”。但是从组织上看伯恩斯坦继承了恩格斯的“第二国际”,并且还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已经逐步转向“修正主义”的主张。总之,谁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到现在还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列宁的主张在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一些落后国家相继取得成功。但是由于主张暴力取缔资产阶级的一切财富、法律、道德甚至肉体,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强烈抵制。这一派别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过一些西方年轻人,但是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一直视其为洪水猛兽,基本上没有改变。

伯恩斯坦领导的社会民主派由于比较温和,类似于我们理解的“改良派”,所以在西方受到的阻力较小。从现状来看,他们已经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地区成功,成为议会领导党、组建政府并实践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北欧国家是著名的高税收、高福利、大政府模式,欧洲的很多其他国家也多少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一派别不仅仅是“很受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fk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