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体制和机制概念辨析

2023-02-25 17:0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与体制和机制概念辨析》,欢迎阅读!
辨析,体制,机制,概念,制度
制度与体制和机制概念辨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如下提法: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这是一个体制问题、创新机制等。在阅读文献、写作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时,经常会使用制度、体制和机制三个概念,但三个概念之间联系与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们老犯迷糊。本期小编带大家辨析制度、体制、机制三个概念。

在英文中,制度体制都用system一词来表示,system还指体系等。机制则用mechanism一词来表示。

1.制度、体制、机制的内涵

制度,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

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体制,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

划分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

机制,一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二是在生物学医学研究一种生

物的功能时,常借指其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联系。在组织管理理论中,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运行机制等。

2.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的关系

经济制度为例,经济制度决定着社会经济的性质和权力结构,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总是与一定的制度相联系,体现出经济社会特征。 市场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必然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征。 另一方面,机制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机制本身就含有制度的因素,经济制决定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渠道和方式。

三者与生产力的关系表现为:从根本上说,一定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都是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 当一种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并阻碍其发展时,就要通过社会变革,以新的经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制度和体制的关系

1


西方学者对制度体制的使用在内涵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我国,制度属于基本属性的范畴,体制属于实现方式的范畴。以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关系为例,经济(社会)制度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运行方式。从二者的联系看,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处于同一社会经济制度下的不同围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计划体制或市场体制)经济体制选择得正确与否,对经济制度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体制和机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与经济机制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体制决定着经济运行机制。 一定的经济体制包含着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竞争、供求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求发挥宏观调控机制的功能来弥补市场的缺陷; 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又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体制只有依赖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实现。

5.制度、体制、机制之间的区别

第一,内涵不同。制度、机制在微观经济学中有时是通用的, 体制则是一个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通常认为,制度指比较根本性的规则,社会基本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它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不可以设计的。 体制侧重于表述制度系统 机制则一般指较微观的制度,并且是可以设计出来的,故机制设计理论 按照诺斯的制度定义,制度社会的博弈规则,它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机制表述的则是博弈规则的实施问题。 比如,市场是一种制度,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集;市场机制则是描述着价格如何影响行为集合,不同行为集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可能结果。

第二,体现社会性质的关系不同。 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经济最本质的社会特征。 经济体制、经济机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社会特征,只是在它们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相结合时才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6.体制:一个中国特色的词语

体制一词是在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从与制度一词相区别的角度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能够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况,我国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主要手段是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fK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