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级育儿”学龄前期:从“独自玩”开始培养“独立性”

2022-12-08 07:0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超级育儿”学龄前期:从“独自玩”开始培养“独立性”》,欢迎阅读!
学龄,独立性,育儿,前期,解读
【解读超级育儿师】学龄前期:独自开始培养独立性

字体大小:

3-5岁,进入学龄前期,孩子要为进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独立性。独立性差的孩子在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往往会遭遇各种不适应,从而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自尊感自信心降低。



《超级育儿师》第六集中的家庭,可能会让很多观众想起第一集中的小米和纳米——同样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同样是对大孩子的感受有所忽视,同样是大孩子会与妹妹争抢玩具、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大家会发现:这看起来非常相似的两个家庭,兰海帮两个孩子制定的措施却并不相同。

为例,兰海建议小米的父母陪小米一起游戏,修复亲子关系;而对于铛铛,兰海帮他在每天晚上争取了一个用来进行的时间,目的是帮助铛铛减压;但同时兰海强调:这是铛铛独自玩的时间。



于是,爸爸妈妈在单独执行这个措施的过程中,还曾因为铛铛不能坚持自己玩,而被爸制裁。看到这些,可能很多父母会质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之前在家里一直受到忽视的铛铛,不应该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吗? 从成长规律来看:


3-5岁,处于通常所说的学龄前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要为进入学龄阶段、也就是为进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这些心理准备都有哪些呢? 1 足够的坚持力

这会帮助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够完整的听完40分钟的课程 2 和他人配合的能力。

这将帮助孩子在学校中能够和同学很好的相处、共同完成各种任务,也为孩子社会交往打好基础。

3 独立性。这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心理准备。

小学幼儿园对独立性的要求有非常大的区别。小学老师不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会频繁的提醒孩子喝水,加减衣服等各种细节。小学生不再享受这些提醒和照顾,他们需要能够独立地完成照顾自己的任务,独立处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课题。



独立性差的孩子在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往往会遭遇各种不适应,从而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自尊感自信心降低。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又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修复,有时候会延续影响到成年期,从而导致更多的社会不适感。 让我们回顾节目中的场景:

铛铛缠着爸爸陪他玩,可是爸爸要打个电话,需要暂时离开他,结果铛铛大哭大闹,反

复冲到阳台上找到爸爸,依偎在爸爸身边,一直哭喊:爸爸陪我玩!

诚然,铛铛的情绪反应如此之大,与之前父母对他和妹妹之间的差异对待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状态也反映出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五岁半的铛铛对父母的依赖太强,独立性较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IC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