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要求20条

2022-10-30 21:28: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最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要求20条》,欢迎阅读!
中小学,实践,要求,基本,活动
35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要求

一、活动教学的准备

1学习教育《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19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2条知道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连续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同时,正确把握各种方式的关键要素。除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

3条通过与学生交谈、查看学生成长档案以及活动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同学关系、班风班貌等学情。

4条在理解课程、了解资源和学情的基础上,基于学校的总体规划制定学年和学期教计划,在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确立学期活动主题内容。并制定学期相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方式、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活动评价等环节。

二、活动教学的指导

5条活动开展,加强问题发现、提出问题的指导,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课题或活动主题,加强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和必要的活动资料与活动工具准备指导。

6条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等因素进行分组,一般每组36人为宜。做到明确分工,人尽其责,合理高效。

7研究教学基本课型,着重研究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教学本课型,落实关键要素,指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作、参与社会活动和服务、见习和实习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

8条在活动中,要进行活动情境的指导、方法实践的指导,以及资料搜集、记录、整理、处理方式方法等指导。加强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安全预案,关注学生的行踪,必要时可联系家长、社会等力量协助户外活动的管理


9条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亲历亲为,在亲近自然、了解他人和社会、认识自我等真实的活动中,经历研究探索的实践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和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条在活动的各阶段中,引导学生体验与他人平等交流、开展合作的乐趣,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11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去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高明之处;真诚善意地指出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12条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取得过程性材料,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的新情况,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把活动引向深入。

13条活动总结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结果呈现与交流,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表达、同伴交流与对话;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并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动力。

三、活动教学的评价

15条做好写实记录。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做到活动有记录、事实材料真实、有据可查。

16条建立档案袋。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排、汇总、归档,并加以合理使用。教师应备有学生的电子档案和一定的纸质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

17条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反思。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方式,总结班级、小组与个人在活动中的得与失,并分析原因,找到完善与前进的方向。要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结合平时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语。高中学校要结合实际,研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四、活动教学的资源

18条了解学校周边的活动资源。注意和家长、社区、乡镇等方面保持联系,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争取活动开展的多方面支持。

19条了解本地的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资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课程开设情况。对已有的资源加以优选和整合,并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整体、有序的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F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