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辅导

2023-01-29 13:0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辅导》,欢迎阅读!
心理辅导,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辅导



王某,小学年级,女,10岁。



王某虽坐在教室里,可眼睛早已被窗外的一只小鸟吸引过去了,老师讲的,他一句都没听进去。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经常反映:该生很容易分心,经常不看黑板的例题讲解或书上的内容,在课堂上不是玩笔,玩纸条,就是玩自己的头发,或者东张西望或看窗外,要不就与前后左右的同学找话说,或者发呆。据家长反映,每天作业都拖得很晚才做完,并且丢三落四。并非作业多,而是一边做一边玩,外界环境的一点动静变化都能引起其注意。 ■心理分析

案例中的王某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问题。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他,任何信息都不能进入我们的大脑。学习中缺乏注意力,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容易被无关事物干扰,而不能将心理活动指向当前的对象。在课堂上,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经常做些小动作,时而跟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教室内外的一切与教学无关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做作业方面,作业拖沓,无关动作多,边玩边做,边吃边做,经常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离开学习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通常在不感兴趣的任务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能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室外一个巨大的声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分散;所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讲课枯燥;因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学生对教师不认同而拒绝认真听课;还有的学生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出现一些小动作,甚至是扰乱行为;此外,还与学生的身体状态、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集中注意的持续时间会逐渐延长。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集中注意力不超过30分钟,小学年级的学生不超过20分钟。如果课堂上,教师不能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创造多种学习活动,学生注意力必然会分散。做作业的时间过长时,学生疲劳,也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的现象。

如果排除上述原因,学生依然不能集中注意力,那就是学生本人注意缺陷问题,应及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治。 ■辅导方法 1、行为矫正法

行为矫正法对改善儿童注意力有良好的效果,其主要方法有:


①代币法

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拟定下表进行代币管理

目标行为和奖励换算表

目标行为

记清楚老师布置的作业 能全神贯注地写作业至少半个小时

作业不丢三落四 上课不和同学无故讲话 每节课小动作不超过10 每节课小动作不超过5 每节课小动作不超过2 ……

5 10 1 5 10

看电视30分钟 吃肯德基1 去看电影 买玩具 去公园玩 ……

10 30 100 150 300

所得分数 奖励 1 5

买小食品 动画

所需分数 5 5

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仅表现在学校,还表现在家庭,因此,代币法要和家长共同配合效果最好。 ②正强化法

当学生出现注意力集中时,就给予正强化。强化物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糖果、微笑、表扬、拥抱、翘起大拇指、拍拍肩等。 ③厌恶法

厌恶法是将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与要消除的行为结合起来,使个体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不良行为的的方法。如年轻的父母给婴儿断奶时,常在乳头上抹一点辣椒,孩子吸吮时产生厌恶感,几次后就不再去吸吮了。厌恶法常用的刺激有电击、药物、想像、橡皮圈、恶性气味或声音等。由于厌恶刺激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慎重使用。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建议学生把橡皮圈套在手腕上,一发现自己分心,就使劲拉起橡皮圈再松开,通过弹回手腕引起的剧烈疼痛而达到征罚,从而限制不良行为的作用。 2自我指导训练

自我指导训练是一种通过个体自己所说的内在语言来引导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训练方法,比较适合于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个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0J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