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升华和凝华说课稿》,欢迎阅读!

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本课内容线索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4、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二、说教具 教师:多媒体 三、说学生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四、说学法 实验探究式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先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 (1)、展示学习目标 (2)、展示自学向导,学生自学 (3)、小测验,学生自学反馈 (4)、新课讲解 A、认识概念
1
第一步:探究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第二步: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升华和凝华及其条件。 B、学会分析
第一步:展示烧黑的灯泡,让学生思考原因。 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物态分析。 第三步:得出原因。
C、几种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和凝固 第一步:展示现象,学生分析
第二步:教师点评,介绍人工降雨(干冰的利用是一个常见的知识考点,所以特别在此提出来)。 D、归纳小结
第一步:学生完成93页想想议议
第二步:展示物态变化关系图,理清关系。 (5)、达标训练----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对本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将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3、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第一条作业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解决刚开始未解答的问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动脑学物理3题
第二条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七、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以认识和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为重点,也是难点。以此为中心,再结合学生易错处给予有意识的突击强化,促使目标得以实现。
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构想,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升华和凝华》课后反思
1、 开始学生能对日光灯管为什么发黑提出大量的疑问,但基本上学生都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开始探索今天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创新,并对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加以表扬。 2、 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出现不同的想法,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组装实验仪器。开始实验后,学生看到碘升华的明显的现象,感到很激动,而且学生没有忘记把当时的现象做记录。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了当时的情景。从中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记录表达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培养。
3、 实验结束后,在讨论实验中最感兴趣的问题时,又一次把同学的胃口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不仅提出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还有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同学之间你问我答,虽然学生回答的很粗糙,甚至理解错误,但体现了学生在积极思考。我也认为,平时上课时不仅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也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也会给学生一种鼓励,也是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最重要是老师能把握好,最后能给与学生正确的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所在。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回答,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
4、 在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时,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常温下樟脑丸的升华,冬天冰的升华,冬夜水蒸气的凝华(霜),这些过程进行得较为缓慢,气体又看不见,而难于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本节教学注重观察和实验,还注意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最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生活中哪些现象我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5、 最后,看到变化无常的天气时,学生很想尝试用物态变化去解释很多的现象,让学生关注生活,也让学生每走一步都能体现科学的精神。
这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和以往相比我比较重视了过程方法这个反面。对于知识的呈现没有一味的抛知识点,而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逐步呈现,让同学们自己形成认知。这是我觉得自己有进步的地方。今后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对这一方面进行强化。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