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方寸之间,汰伪存真——浅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功能》,欢迎阅读!
方寸之间,汰伪存真——浅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功能
作者:王朝君
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9期
王朝君
《健康报》社 , 北京 100027
摘 要 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全新媒介 , 正在逐渐成为公众信息传播和扩张媒体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 , 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健康科普类公众号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但现今的健康科普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 如何更好发挥公众号在健康科普方面的作用就成为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问题。
关键词 科普 ; 公众号 ;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128-02
微信公众号以其低投入成本、高传播效率、高传播精度和富媒体内容的特点 , 自诞生起就迅速普及开来。健康科普则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其与大众健康存在着直接的密切关系 , 故而在新媒体迅速崛起和发展之后 , 也迅速成为各种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内容新宠。然而各种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质量良莠不齐 , 容易给读者带来误导。这就需要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加强自我监管 , 从而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号在健康科普方面的作用。
1 健康科普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微信是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应用类社交 App,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 40 次) 》调查的数据显示 ,截至 2017年 6 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7.51 亿。其中通过手机连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 7.24 亿 ,占总体规模的 96.3%, 这体现出移动互联网占绝对主导地位 ;而微信朋友圈的用户使用率高达 84.3%,居于社交应用平台的首位。鉴于广大微信用户对于卫生科普的关注较多 , 因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卫生科普的公众号种类繁多 , 其中政府主体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和社会主体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 是现在主流的两类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广和普及 , 上到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等国家级单位 , 下到各级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医院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与带有官方背景色彩的健康科普公众号不同 , 社会主体类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更为贴近用户 , 也更受到用户的欢迎。如 , 健康类和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中比较知名的“丁香医生”和“果壳” ,都属于以各种非政府性质社会主体为主要运营方和消息发布方的微信公众号。这些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及时 , 内容更为贴近生活 , 文笔轻松幽默 , 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政府为主体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相比 , 这一类微信公众号的风格往往更为灵活 , 信息更为丰富 , 用户范围也更广 , 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密切关注。
2 健康科普公众号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对象精准、传播效果强、互动性好等特点 , 自推出之日起就迅速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这其中 ,以健康科普为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由
于受到公众关注 , 因而得到大范围的快速传播。但由于作为新媒介的相关机制尚不完善 ,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 , 健康科普公众号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得不到保障 ,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由于各种健康科普公众号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各种“健康科普”信息也层出不穷。但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来源、专业性、真实性、科学性 , 却不是广大普通公众所能辨别的。广大用户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辨别所接收信息的真伪 , 容易在浩瀚的各类信息中失去辨别力 , 错信了来源不实或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虚假消息。
2)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引发沟通障碍。在健康科普公众号进行消息的传播和推送的过程中 ,由于传播方和使用者文化层次、专业知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和差异 , 容易引发对信息的不同理解 , 从而引发沟通障碍。消息的接受者一般情况下会根据自己对消息的解读来理解所接收的信息 , 并以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传播。这样一来 ,在信息的传播、接收、解读和再传播的过程中 , 任一环节的沟通障碍都会极大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
3)信息过载的情况容易导致用户的信息混乱。健康科普公众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 , 也印发了信息爆炸的情况。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类信息不断经由各个公众号推送 , 容易导致信息过载进而引发用户的信息混乱。
4)过度商业化的情况容易导致信息的虚假。此项问题主要出现于非政府主体的公众号。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 , 且作为新媒体的公众号在内容撰写和渠道普及时也需要较高成本 , 因此相当一部分公众号存在有与流动资本相合作的情况。过度的商业化往往会因资本的逐利性带来内容信息的不实和商业化推广 , 这就容易导致产生虚假信息 , 从而误导受众。
3 如何使健康科普公众号更好地发挥作用
1)健康科普公众号在运营的过程中应当树立“用户思维” 。健康知识的传播 , 其趋势正在从普及式向细化式垂直传播转变。因此在进行公众号的运营和消息内容的创作、推送时 , 应考虑到公众号的用户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层次、收入层次等方面的差异。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类用户的需求 , 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健康科普信息。
2)健康科普公众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健康科普的主题内容涵盖面广泛,且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 关系到广大受众群体的身心健康 , 因此所传播的内容必须真实、科学和准确。公众号运营方应当尽量保证所有的信息来源必须有相关专家把关 , 或是该领域内权威机构提出或认同的观点和见解。在进行消息选题时应注重结合本公众号的订阅用户的普遍情况 , 或是将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行为相结合 , 或是将易混淆、不熟知的健康科普知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宣讲 , 以此产出最利于大众健康的科普文章。
3)健康科普公众号在运营和传播过程中要力求新颖。在运营和传播过程中 , 各类健康科普公众平台还要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应用诀窍。 在信息发布、 消息推送过程中, 要精心编排内容,用新颖的表达来呈现各类健康科普相关话题 , 还可通过设计有奖问答、微课堂等形式 , 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知识 , 打造优质的用户体验。
4)健康科普公众号在信息传播的效果上 ,应尽量减少发生“网络自诊”的可能。 “久病成医”是我国的一句俗语 , 指的是广大公众往往会因自身经验产生健康误区。其实不仅是在健康科普公众号的信息效果传播方面 , 不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传播的健康科普信息 , 都应当充分提醒受众就医的必要性 ,避免减少“自诊” “疑病”的可能性。因此在信息的传播中还应当注重信息边界的确定和区分 , 减少受众的接受误区 , 避免产生信息误解。
5)官方主体的健康科普公众号在内容的编写和创作中应当有效依托自身优势。内容是微信公众号的核心元素。以政府为主体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 其最大的内容和资源优势就是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来源。因此 , 官方主体的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除了要保证在内容的科学严谨 , 更重要是要紧抓用户体验 , 从服务群众的角度扩展自身。例如可以在日常的信息推送中 , 针对性地调查了解用户在健康科普方面的需求 , 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推
送 ; 或者是在发生健康科普公共事件时 , 有效利用自身主题的权威性来及时发布权威消息 , 将自身的优势扩大化。
6)健康科普公众号在宣传的过程中 ,应当有效依托媒体的力量。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 首要的属性应该是公益属性 , 首要的目的应当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尤其是在公众号的起步和运行初期 , 粉丝数量少 , 宣传范围小 , 宣传力度往往不足。此时就需要借助其他有影响力的媒体 , 来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 , 这其中既包括诸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 也可包括网站、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全新媒体形式 , 当然 , 还可以选择与其他公众号进行合作 , 通过内容授权、信息转载等方式对本公众号进行扩大化宣传。
4 结束语
健康科普 , 实质上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当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 通过科学的方式和途径 ,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一方面 , 健康科普公众号要秉持“用户价值优先”观念 , 使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 如何做好有效的健康知识科普工作 , 把握好微信公众号这一块宣传阵地是十分必要 , 而且是迫切需要的。这种新媒体时代全新的科普方式已经深入民众的生活 , 并深入广大民众心中。这种全新的科普方式正在推动着科普理念、科普方法、科普内容的进步 , 因此必须重视这场变革和挑战 , 牢牢把握这场机遇和浪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p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