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雎》知识梳理》,欢迎阅读!

《关雎》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诗经》还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 也被成为《诗经》三百篇之冠。 二、文言字词
1 .洲:水中的陆地 2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4 .流:求取
5 .寤:醒时;寐:睡时 6 .思服:思念。服:思念
7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忧思的样子 8 .笔:挑选
9 .钟鼓乐之:使……快乐
・
三、内容理解 (一)内容梳理
第一章:爱慕。用“关关雎鸠”起兴,点出了恋爱主题。
第二章:思念。以“芍菜”流动比喻淑女难求,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 从深切的思慕到结婚愿望。男子的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形象逼真地表现主 人公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三章:愿望。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设想与女子结婚时钟乐齐鸣的欢乐场面,表达希 望与女子成婚的美好愿望。 (二)诗歌主旨
这首诗歌描写了君子对窈窕淑女深切的爱慕,热烈的追求,借此表现出当时人们对美好 爱情的向往。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有乐有哀,乐体现在与淑女的相遇,淑女的美好让君子 心动、追求,哀体现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表现了君子在追求遇挫后的痛苦。 但无论是乐,还是哀,诗中的情感表达都是有节制的,孔子曾评价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 不伤”,意思是说这首诗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情感表达都处于控制之中。不过分、不滥情、 不失度,说的就是这种爱的节制。关雎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礼有节的表达和追求。这份 质朴的情感跨越时空引起我们的共鸣。 (三)语言形式
1 .比兴手法
在河洲上,雎鸠鸟正不断关关鸣叫着求偶,听到鸟鸣声,看到这幅画面的人会联想到爱 情,联想到意中人,这就是“比兴”。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诗歌先描写雎鸠 的形象,来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之情。此外,诗歌以苻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2 .重章叠句
参差存菜,左右流之;参差芍菜,左右采之;参差存菜,左右笔之,这几句话中,除了 流、采、笔等字的细微变化之外,其他用词都基本保持不变。这种反复的写法在诗经中较为 常见,称之为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 达效果。
3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参差)、叠韵(窈窕)和重叠词,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P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