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挥池州比较优势发展养生旅游产业》,欢迎阅读!
发挥池州比较优势发展养生旅游产业
作者:查明庆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9期
养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池州市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调转促”的重要抓手,把全域旅游作为池州三大重点产业来培育,着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开发生态观光、礼佛朝拜、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五大类旅游产品,打造“一山引领、一城突破、三区支撑、两带整合、百点融合”的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发展目标、思路、重点非常清晰。池州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强化‘生态+’‘旅游+’‘互联网+’的理念,加快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体育健身、生态休闲、信息服务、中医药保健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研究和探索养生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养生旅游,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打造池州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意义重大。
一、池州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至关重要。所谓区域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区域中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和资金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有利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中被广泛运用,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就可以把资源作为自身的比较优势之一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优势产业。养生旅游产业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日益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保健体验基础上,结合观赏、品尝、休闲、游乐、康体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目的的新兴旅游。养生旅游资源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条件,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就是以区域养生旅游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化开发。养生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资源中蕴涵的养生元素,按其属性,可以分为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人文养生旅游资源、乡村养生旅游资源等基本形态。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构成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优势。池州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本底全国首屈一指。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绿地率38.4%、人均公园绿地13.1m2,非常适宜人居,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市,是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境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森林公园九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基因库”牯牛降,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中国鹤湖”升金湖,“中秋最佳赏月地”平天湖等名山秀水。现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5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7个。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637万人次。
人文养生旅游资源优势。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立州府建制以来,池州已有近1400年历史,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池州素享“千载诗人地”之誉,陶渊明、李白、杜牧、包拯、岳飞等历代文坛巨擘、哲人政要,都曾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现代丹青巨匠,也曾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萧统在此编纂《文选》,开“选学”之先河;李白作《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河誉为“流淌着诗歌的河流”;杜牧作《清明》诗,让杏花村名扬千古。全市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
保单位45处、市保单位4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18项,市级40项。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佛文化、诗文化、生态山水文化、民俗戏曲文化、茶文化、灯文化等多元文化,这些构成了人文养生旅游独特的优势。
乡村养生旅游资源优势。池州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街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4个,省级30个等古村古镇。生态田园风光秀丽,农特产品、中药材等生态物产丰富。池州还是全国有名的天然富硒地区,特别是石台县境内土壤富硒区、中硒区面积高达97%。其中,仙寓镇、大演乡、小河镇、丁香镇、横渡镇和仁里镇等六个乡镇的土壤样品检测平均值达到富硒标准,富硒养生优势独特。
除以上优势外,池州发展养生旅游业还有日益发达的“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优势,“三区一带”(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平台带来的政策叠加优势以及旅游业大发展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优势等。
二、池州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养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和发展养生旅游产业。池州养生旅游资源丰富,这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具备比较优势和实现比较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实现比较优势,必须通过打造特色产品、打响池州品牌、加强外部保障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抓住根本,多管齐下,精准发力。
立足优势,打造池州特色产品。由于养生旅游诉求的多样性,其产品的类型也呈现多元化。根据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开发养生旅游产品。依托池州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中蕴涵的养生元素,进行整合开发。研究养生科学和养生文化,找出养生与旅游产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发以养生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养生旅游具体的项目和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养眼、养身、养心、养神的项目和产品,使养生与旅游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互相融合。在产品设计上要体现观赏性、体验性、养生性的融合,养生和旅游的统一。从池州比较优势来看,当前应围绕生态养生、人文养生、乡村养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来设计和打造具有池州地域特色、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协同发力,打造池州养生旅游品牌。池发〔2016〕9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池州“中国健康养生之都”品牌要叫响全国。池州养生旅游要走在前面,率先发力。特色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有特色,才有市场,才有竞争力、生命力。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用“特色”树立起池州养生旅游品牌,重点打造生态养生、禅修养生、硒养生、户外健体、特色文化体验、养生民宿等品牌,使池州从生态高地走向养生福地。同时,强化宣传推介,做足品牌宣传。一是招商宣传,将养生旅游产业作为我市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推广重点,与优惠政策一起打包,采取多种手段,高频率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向国内外推广;二是密集宣传,将特色养生旅游品牌和活动纳入城市形象宣传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发动媒体,形成高密度、强聚焦的宣传攻势;三是典型宣传。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成长性的养生旅游企业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包装、宣传,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养生旅游特色品牌;四是活动宣传,利用会议、节会尤其是绿运会等活动,专题推荐池州养生旅游,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五是旅行社宣传推广,养生旅游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行社的参与、宣传和推销力度。鼓励旅行社开发、推介系列养生旅游产品。此外,还要加大市内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强劲造势,及时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传递到全市城乡每个角落。通过举办养生讲座,开展健身运动,传播养生文化等,使养生理念深入人心。
夯实基础,培育市场主体。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最终都要依靠市场主体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养生旅游产业的过程就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过程,是不断促进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过程。培育市场主体,积极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活、做强,是当前的一项
重要的任务。坚持外引和内生并重,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并举,培育市场主体。要充分尊重企业家,真诚服务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积极搭建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宽广平台,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潜能。
精准服务,建立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与传统观光旅游不同,养生旅游要健全细致入微、环环相扣的服务链条,让游客放心、安心、舒心。要发展好养生旅游,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要做好服务。比如,快速获取景区信息、便捷的门票订购、舒适的居住环境、热情周到的景区服务等,让游客享受到一站式的绿色服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养生爱好,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养生需求,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养生服务等等。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服务体系,建立一支过硬的服务队伍,做好服务文章,让游客放心、安心、舒心,让所有的游客有一个舒心满意之旅。
三、结语
养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和发展养生旅游产业。一个地区的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应该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从目前池州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丰富的资源是池州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做好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池州养生旅游产业一定能有光明的前景。
(作者单位:中共池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袁凌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2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