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设计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1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执教方法 对比法、识图学习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资料 教具
教学过程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教师播放《郑和下西洋》的视频片段并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1、 师出示目标,生阅读教材提炼基础知识。
2、 师出示“世界地图局部图”指导生在地图上找出西洋的地理范围。
3、出示三大航海家活动比较表,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4、师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指导学生找到对应的当今的具体位置和大致路线。学生结合此图看书提炼。 5、分组模拟郑和远航,探究远航的意义。 后勤部:远航前的准备(物品及物品用途,人员) 指挥部: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如何指挥?
外交部:远航到达目的地后,船队进行了哪些活动? 6、总结: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
7、郑和的远航对于我国的借鉴。由此联系现实。 二、戚继光抗倭
1、师介绍16世纪明朝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由此得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2、师出示两张“倭患图”生看图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戚继光抗倭斗争反侵略的性质。
3、师出示相关材料,提出问题:a、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b、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学生回答。 4、师出示《戚继光抗倭形式图》,生结合教材看图分
1 / 2
视频激发好奇心,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培养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联系现实,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设计
练习
课 堂 小 结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
得我们学习?
培养学生归纳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整理知识点的能力。 析归纳戚继光抗倭战果。
5、学生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6、如何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战争呢?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板 书 设 计
和平外交 反侵略斗争
--------------------- 明------------------- 郑和下西洋 朝 戚继光抗倭 概 意 的 猖獗 自倭
对 ——— 卫
寇 况 义 外 反抗 战
争 关 ———
系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y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