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疫情期间教学随笔(精选4篇)》,欢迎阅读!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精选4篇)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精选4篇)
疫情防控,导致各地推迟入学时间,学校都在积极组织“听课不停学”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大面积得到启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下面给大家分享疫情期间教学随笔,欢迎借鉴!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1 2020年的新冠肺痰疫情,从发生到爆发再到现在的慢慢下降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了,每天看着疫情曲线图在由低到高地变化,心情也会随之变得焦虑,为武汉人民担心,为全国人民祈福,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阳光明媚的日子早日到来。盼望着,盼望着,疫情终于有了转机,这几天的曲线是持续下降的,这说明感染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国家对传染病的控制已经初见成效。这不但体现了国家的控制政策有力,也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更体现了那些为了他人.为了国家而顾个人安危的逆行者们。团结就是力量,相信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疫情之雾霾会早日散走!
带着这份企盼,也带着这份责任,我们也积极地投入到网络教学的工作中,从开始第一周的不知所措到第二周的应付自如,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学生也慢慢进入状态,开始积极地投入到网络学习中,他们积极地参与,积地回答,积极地完成任务。虽然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不够积极,我们会通过微信和钉钉不断地进行督促,争取让每一个学生不掉队!
宅在家里,心系教学;宅在家里,关注孩子;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学习、工作、交流也是一种幸福!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共同企盼春暖人间,春风畅意,春暖花开!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2 疫情突发但看人间百态,无畏逆行尽显世间温暖。而我们,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且思且前行。在疫情面前,教师们立足岗位的奉献就是一种坚持,积极面对的态度就是一种支持。虽未逆行,也要做自己的英雄。“有战,召必回”的态度不论行业,我们躲进小楼成一统,坚守初心来育人。蓦地课堂就在线了,讲台三尺融入方寸屏幕。不要迷茫,学习从未停止,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思考。
一思时空变换。教学有内容,而学习难组织。自带流量的“大主播”们,伤透了脑筋,熬红了双眼。居家的“神兽”们不能开学,遗憾中透着窃喜,等直播逛点赞,但对“直播”的'新鲜感终会淡去。当一切新鲜事过去,我们应该思考:“在线课堂”应该是谁来主导?谁又是课堂主体?在线课堂不该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还需要脱胎换骨和创新取舍的勇气。在线教学也应该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与新知识的积累,与其被动等待时间的裁决,不如主动出击,引领新的学习风潮。此系角色地位、时空变化的影响,且需我们思索追寻。
二思价值渗透。在线课堂也有内外,不可忽视在线课堂外的信息,海量网络信息的冲刷对学习影响巨大。每次疫情或者灾难都伴随着大量谣言,在线的师生容易被充斥着网络的各类信息诱惑而迷失。李敖先生说:“图书馆阅读尚且需谨慎求证与思考;网络阅读犹如垃圾堆里找信息,难度极大,难免不迷失方向。”教师在线传道,不能见面熏陶,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擦亮双眼,传递正确价值?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质疑、思考、与辨别。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线学习若无心辨别或无法辨别,则可能被不良信息带入沟渠。且思。
三思生命教育。学无止境,生活即课堂,这些道理人人皆知。符合儿童心智特点,且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的学习材料是鲜活而富有意义的;而仅仅从生活中抽象出学习材料,进行应试学习却是缺乏内涵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只是第一步;除去应试知识点之外的人文精神才是更有意义的生命教育。以各个学科为例:结合疫情,一封感人至深、歌颂逆行英雄的信,一则勇于担当、从我做起的倡议,都是感悟生命的实践;学习收集整理数据,除
了可以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还可以感受数据背后的对生命的敬畏与热血的温度;一幅画作是情感寄托,一首赞歌有热泪盈眶。教育可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如果可以感动自己,则是对“迷者师渡,悟者自渡”最好的诠释此三思。
在线教学新起点,立德树人岂止于此三思。借此文教学者三思,管理者亦三思。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3 2020年2月17日,本是开学日,却因冠毒滞。学生无法返校,朝夕相处的师生、班级授课的教学、真实可触的课堂,都发生了变化。线上教学,一场全新的教学模式,构成了真实的教育场景。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每个孩子在线上学习不掉队呢? 一、课前小测,调动学习积极性。
线上上课,老师的监管力弱化了,对于自觉的学生来说,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对于不自律的学生影响就大了,上课时间可能不专心听,甚至玩游戏。为了避免孩子们上网课不专心,我每天早上课前先花上20分钟针对前一天学的知识进行小测练,由家长监考,做得好的给予加分奖励。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敢马虎,专心听课,认真做题,不懂的还会问老师或者看回放,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二、制作微课,解决突出问题。
在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之后,学生对于究竟是求侧面积+2个底面积,还是侧面积+1个底面积,或者只求侧面积,只求底面积?有时模糊不清,针对这种情形,我制作了微课,分别对这几种情况进行分析,学生看过之后,作业订正效果非常好,家长也反映这种形式很好。视频可以随时看,不受时间约束,孩子可以调配时间。就这样,微课成为课后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的良好方法。
三、自主讲题,解决细节问题。
我会鼓励成绩好的孩子把自己的解题方法讲出来,拍成视频跟同学交流。对于做错题的孩子,我也会鼓励他把自己错误的过程和题目的解决方法拍一段小视频放在群里,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能帮助同学。就像小俊同学,在学了《圆柱的表面积》与《圆柱的体积》后,计算容易混淆,且单位也易弄错。我就鼓励他说出来自己究竟错在哪,解题时要注意什么。小视频虽然很短,但确实能帮大家解决问题。所以,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我让孩子拍小视频自主说题,时间短且有效。有时孩子的语言更加适合他们。 四、个别指导,解决个性化问题。
如果还有问题,我再用微信进行个别沟通,解决一些知识细节,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问题。对于学习认真的学生给予表扬,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给予加分奖励,对于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并与家长加强联系,让家长在家督促好孩子的学习。
疫情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也不乏精彩。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我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相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期待战“疫”成功之时,一个个经历成长、学有所获、精彩有加的孩子平安返校! 疫情期间教学随笔4 2020年的春天是个暖春,在每天隔着大大的飘窗,一天天看着窗外日出日落、春暖花开,几乎要忘记“今夕是何年”时,两周前接到学院“停课不停学,准备在线上课了”的通知,呵呵,世界都瞬间变得有意义了。
两周来,紧锣密鼓地下载企业微信、组建班级群、申请线上资源教师认证,翻转课堂备课、制作教学视频、调试在线教学设备、与同事探讨平台功能、给班级群下发学习资料、与学习委员沟通班级情况,忙得不亦乐乎。随着同学们毕业论文、大创申请等教学活动的陆续开展,一个月来我那个平静得连卖保险、卖房子、办卡的骚扰电话都很久没有接到过的手机,这几天开始出现久违的铃声,与同学们的一场场线上讨论让生活都鲜活丰满起来。
今天是全校第一天线上上课了,经过两周的准备,上课前心中还有些隐隐的期待。提前十分钟,切入“企业微信”平台的班级群会议模式,叮咚、叮咚,同学们陆续迅速加入课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A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