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教师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教师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性
作者:朱玉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
摘 要:教育是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这个工程的参与者有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校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多方一体化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抛开国家与社会教育,在此只谈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问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090-02 家长是教育过程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们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我们应该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而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与家长沟通交流。在交流中使家校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共同教育学生,提高教育效果。教师,是学校与家庭交流的桥梁,我们应当及时把学生在校表现状况客观公正地传递给家长,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然后家长和老师各尽其责,相互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和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准备。在交流谈话前也要备好课。要明确谈话的目的是什么。还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习惯、优缺点等。这样与家长谈话时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在解答家长的疑惑或给家长建议时,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老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其次,我们要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不论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思想水平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同,都要热情、周到地对待他们。这是我们对家长的尊重,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让家长感觉到教师的亲和力以拉近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我们谈话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然后,我们要讲究交流的艺术和技巧。
第一,我们说话语气要缓慢,无论如何孩子犯了错不要把气撒到达人身上,也不要把家长当成发牢骚的对象。消除家长的紧张心理。这样家长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才更易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二,我们要“多报喜,巧报忧”,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每个家长也都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对于孩子,尤其是对于“差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没有把握和根据的也不宜乱说,并且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要委婉善意地向家长提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第三,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让家长了解到你为孩子做了哪些工作,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对孩子的表现有一个客观评价, 不要一味的说学生的不足,要帮家长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这样的交流才更具实效性。
第四,让家长明白他的意见很重要。他们讲话时我们要谦虚诚恳,专心地倾听,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样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使谈话进一步深化,我们也就能更容易的洞察到家长的教育观念,更多地获取孩子在家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平时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
此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等竟不相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重视程度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在交谈时,更应该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在我班上有位男生学习习惯较差,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小霸王”,脾气很暴躁,经常欺负同学;;。上课时也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课下作业从来是不做或做得很差。几乎每天都带着家长的“负罪书”来上学,其父母都是文化素养很高并且工作很出色的人。当我委婉的向他提出了孩子一些不足时。孩子的母亲再次把“错”归因于自己;。并且对孩子的表现似乎很满意,相信只要家长努力孩子肯定会进步。通过谈话我们感觉到家长能意识;自己在孩子教育当中的作用,但全然没想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人格、责任感及独立性的重要性。了解到这些后我诚恳地向家长说明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危害性,达成共识后,我们有步骤有重点地帮孩子改变不良习惯。目前,孩子的情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老师也要通过鼓励等方式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由于孩子年龄尚小,缺乏自控能力,如果放任自流将对孩子一生产生很坏的影响。我班上有个孩子的父母长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问津。孩子放学后就更其他同学一块玩,或到父母的摊位上帮忙,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在肯定孩子聪明等优点话后,跟家长讲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赚钱虽然重要,但子女的教育更重要,毕竟子女是自己的希望,要求他们负起作家长的责任,并告诉他们作为小孩子是非判断能力很差,如果长期离开父母的监督和沟通以后发展是很不好的。在认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后,家长每天都抽空督促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并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有一次,一位家长见了面就对我说“老师,你说我孩子咋这么笨呢?怎么教都不会。”我对家长说孩子成绩不理想原因很多,可能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在我们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都是很好的,因为她一直都很努力,这种品质就很可贵,这就是希望。并且目前他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和鼓励,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个家长对孩子充满了信心,孩子的成绩也一直呈提高趋势。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也要持之以恒。无论从心理上,理论上还是在习惯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改变及孩子的转变都具有反复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自己要避免三分钟热度。及时经常性的与家长保持联系。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他们。以增强他们和孩子的信心。;;;;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