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见微知著是养生真功》,欢迎阅读!
![见微知著,养生](/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2.jpg)
“见微知著是养生真功
现在许多所谓养生刊物应该改名为医学科普刊物。翻开这些刊物,你会发现里面讲的都是如何鉴别疾病如何诊治对待疾病等等的文章。真正的养生是如何教你不得病。市场决定办刊方向,刊物为了生存只能适应读者的需要。因为对于大局部人来说,能把病治好才是大本领,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这里我想起古代神医扁鹊,有人问他,你们哥三个谁的医术高?他说,大哥。因为他能在你可能患病时使你不患病。正因为他大哥治病于无形,所以并不知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既没名也没利,所以以后的医生再也不会干这种傻事。
那么,这种傻事总得有人干,就是我们自己。所谓养生,就是干好这件事,这才是养生真功夫。汉代文人班固编撰的《白虎通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是说在见到事物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能预知事物的性质和开展趋势。养生不是治病,只是在身心出现某种预兆的时候,自己采取某种措施加以纠正,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等。这就需要“见微知著”的功夫。因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比方有的癌症的形成过程长达几年十几年。即使感冒这种常见病的形成,也有一个潜伏期。如果在这中间加以干预,可能中断开展过程。如果能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某种疾病而加以改正,就更厉害了。
养成“见微知著”的功夫首先需要對于各种疾病和人体构造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我们不是专业医生,只要大体了解就可以,譬如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等等,只有这样的储藏才能使你的认知建立在科学的根底上。其次,要对自己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譬如自己的先人都有过什么疾病、自
己的器官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弱项短板等等。这些问题没有人替你着想,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出判断和决定。
有了这些认知有时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于现代医学手段去验证自己的认知。这是现代医学手段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动地去定期体检。
“见微知著”虽然是养生真功夫,还只是“智者”的“知”,要到达养生智者,还需要下一番工夫。养生是知行合一的学问,有时认识到不一定能做到,做到比知道更难得多。当看见“微”时,你所采取的一切行为是融合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遇到问题你会怎样想、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每一顿饭吃什么吃多少,甚至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建立什么爱好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根据“微”来匡正、来坚持。总之一句话,根据“微”来生活。
《黄帝内经》称这种懂得养生之人为“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用今天时兴的话说,这种人才活得滋润。老子把这称为“早服”,就是在事情还没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按照事物的固有规律行事,防止出现偏颇。治事于无形是高手,也是养生的真功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u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