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通信

2022-10-14 22:26: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军通信》,欢迎阅读!
海军,通信
海军通信



[内容提要]

海军通信主要是指以舰艇部队为重心,通信台站对舰艇部队,舰艇部队之间以及舰艇部队与空中兵力间的通信。世界上主要海军国家包括美,苏,英,法,德,意大利印度和中国等国。这些国家的舰艇部队通常都由睡眠舰艇兵力,战术潜艇兵力组成。此外,在拥有航母9个海军国家中,舰载飞机也是海战中一种夺取制空权的兵力,因此就舰艇通信而言。包括了水面舰艇通信,潜艇通信,以及舰载机对航母的通信 远离国土在海洋上游弋的舰艇部队主要依赖与无线电通信任何舰艇以其吨级及使命不同分别装设了多种类型,多个频段的无线电收发信机,无线及终端设备,他们与导航,雷达,敌我识别,电子战等其他使用无线电镀的电子设备一起共同密集地装设在舰艇的上层建筑区。 岸基通信台站是海军各级指挥机关对舰艇部队实施指挥的重要设施。大型主要台站担负着远距离通信或战略通信任务,他们主要包括超长波对潜艇指挥通信站台,短波通信站台和海军卫星通信地面站等三类台站。这些台站通常由发射台,收信台和控制中心等设施组成,彼此间由电缆或者光缆相链接。他们通常又是国家级或者三军通用的大型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肩负战略或者战术通信任务。此外,在海军基地或港口还要设立若干中近距离通信台站,如超短波f视距通信台站。用来执行与中近海舰艇的通信或者保障舰艇进出港通信等任务。还应之处,在国土上的国家指挥当局或海军指挥当局与各海军基地司令部之间的通信还可依赖于微波中继台站或有线通信台站等设施。 潜艇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不同类型的潜艇其通信系统都不例外地由综合内部通信系统和综合外部通信系统以及控制它们的中心分配控制系统组成, 潜艇通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岸对潜通信。岸对潜的通信联络主要是用于从岸基广播站到潜人水中的各型潜艇的信息交换,这类通信联络由ELFVLF/LF和舰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

(2)潜对岸通信。潜艇对岸基台站的通信联络电路是为支持潜艇到岸上指挥节点间的信息换而建立的。通常使用附和卫星通信手段,并且均需采用突发方式。

(3)舰对潜通信。舰艇对潜艇的通信联络,主要是为支持战斗群中的某一舰艇与直接支援战斗群作战的潜艇间的信息交换,较常使用潜艇数据链。因其基本上在近程线路上进行,所以可采用HF/VHFUHF无线电路和卫星通信

(4)潜对舰通信。潜艇对舰艇的通信联络通常使用近程通信线路,支援潜艇到战斗群中某一舰艇间的信息交换,主要使用HF/VHF/UHF无线通信线路以及卫星通信

(5)飞机对潜通信。飞机对潜艇的通信联络,主要是为舰载机与直接支援战斗群作战的潜艇之间提供信息交换线路以确保其间的战术协同。

(6)潜艇对飞机通信。潜艇对飞机的通信联络是为战斗群中的直接支援潜艇与舰载战斗巡逻机和观察监视飞机间提供信息交换,它类似于潜艇对舰艇的通信联络。使用HF/VHF/UHF程、低截获率的通信线路。

(7)潜艇对潜艇通信潜艇对潜艇的通信联络,是通过HF/VHF/UHF无线电线路、卫星通信声学电话直接为两艘潜艇之间提供信息交换线路。

(8)潜艇作战及遇险网。这个通信网主要用于在作战指挥机关、潜艇和有关舰艇之间交换作信息,它主要使用HFUHF频段。

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是美国海军对潜通信最主要的抗毁手段,目前该系统使用E-6B飞机,其甚低频天线采用一长一短的双拖曳天线7925/1220米)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50KW,能有效地保障最高指挥当局与战略核潜艇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


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无线电波对海水的穿透能力与其波长有正相关性,30300Hz的极低频波长(100010000km)极长,其对海水的穿透能力可达100 米以上。因此,依靠该系统,美国海军能与潜航在80米以下数千公里之外的战略核潜艇建立通信联络。 7、舰载通信系统

美军舰载通信系统主要有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和无线电台等。 1、舰载数据链

美国海军战术数据链实质上是一种舰载自动化通信系统,其主要型号有4A号链、11号链、14号链和16号链等等,主要用于解决舰船与舰载机之间、舰与舰之间、舰与岸之间以及机与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包括数据、数字语音、图形、图像、文本等各种格式信息的传输。 4A号链工作在特高频(UHF)频段,标准传输速率为6005000bps,主要用于在水面舰艇与舰载机之间建立信息共享的链接关系,以实现航母或E-2预警机对舰载作战飞机的指挥、制和引导。

11号链工作频段为高频(HF)和特高频(UHF),主要用来链接海上舰艇、空中舰载机和陆基节点,使参战的美海军各战术部队彼此之间能够交换战术数据。该数据链主要使用高频,而可进行超视距通信其标准传输速率为1200bps使用特高频时,标准传输速率为2400bps可在视距范围内实现各种作战平台的互连。 16号链工作频段为特高频(UHF)它把数据链的应用范围从海军单一军种扩展为陆海空三军通用,而且可4A号链或11号链互操作。该数据链可以用来链接海军的舰艇、舰载机和空军的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以及陆军的防御系统等,现已成为美军用于指挥、控制和情报的主要战术数据链。 2、舰载卫星通信系统

美军舰队超视距通信主要依靠卫星通信系统,如“特高频后继星卫星通信系统”UFO、超高频“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和极高频“军事星”Milstar)卫星通信系统等,这些系统通常安装在美国海军11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2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60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30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等大中小型舰船上,可充分保障美军舰队对数据、语音、图像、文本等大量战术信息的实时需求。其中:

“特高频后继星卫星通信系统”UFO是一种窄带系统,因此可重点支持需要语音或低数据速率通信的用户包括移动用户和小型终端用户,非常适合海军舰艇使用。目前美军特高频频段用户终端约有7500套,其中大部分是海军用户,其舰载终端主要有AN/SRR-1(特高频UHF)AN/WSC-3(特高频UHF,可为美国海军大中小型舰艇提供可靠的窄带通信能力。 超高频“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是一种宽带系统,最大特点是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和抗干扰能力较强。该系统用户里包括了美国海军的大型舰艇和岸基固定或移动终端站,其舰载标准终端为AN/WSC-6(超高频SHF,通常安装在航空母舰和带拖曳阵监视系统的舰艇上等。通过“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美国海军已经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建立起了一套能在若干个舰艇和各种岸基终端站之间进行可靠链接的通信系统。 极高频“军事星”卫星通信系统(Milstar,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星际间链路,通信范围因此而覆盖了世界各大洋且整体抗毁性强,能在核战条件下,为美国海军舰队尤其是战略核潜艇部队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其次该系统抗天线尺寸小,可采用自适应天线调零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其抗干扰能力。而且,该天线是一种高增益万向锐方向性射束天线,能发射轮廓分明的点波束,因此,该系统可以用来保障美军海上特遣部队在特殊地域作战的通信 军事星”是美军一种三军通用的卫星通信系统,其海军用户终端为AN/USC-38(极高频EHF,现在已有数百套安装在美国海军各型水面舰艇、潜艇和岸基终端站上。此外,军事星”还保留了4条特高频信道,可以和美国海军现有的特高频用户兼容,此举大大地拓展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h4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