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欢迎阅读!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赵宏图
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9期
白城市洮北区非公企业总量较多,但分布不平均,党建工作存在不少“空白点”和“盲区”,致使一些党员无人管、党费无处交,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无法入党。从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党务人才缺乏、活动经费缺少、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对此,我们在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加强调查研究,在“找”党员上下功夫
非公企业的党员大多以“打工仔”自居,普遍存在“临时”观念,导致非公企业越来越多地存在着“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另外,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这就急需我们破解党支部难建和党员难找的难题。
1、深入挖掘,让非公企业党员回“家”。一是分格定网,让隐形党员感受“家”的荣誉感。按照“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乡镇、街道、开发区、牧业区为单位,按每个网格5 个非公企业左右规模将全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派专人到网格内企业核对党员和积极分子人数、从业经历和意愿诉求,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员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二是调查摸底,让“口袋党员”找到“家”的归属感。针对流动党员流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流入党员主要来源于南方、分布行业集中的特点,成立流动党员调查小组,采取分类调研的方法,对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征求他们对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流动党员的情况逐一调查记录并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档案。三是共享共建,让流动党员乐享“家”的依靠感。为使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确定一名流动党员管理人,负责相关管理工作;通过将所有组织活动设施资源共享,确保流入党员活动有阵地、有设施;各流动党员管理人结合开展活动情况,实现活动共抓,确保流动党员活动有计划、有成效,为其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提供体制保障。四是访贫解困,让困难党员体会“家”的温暖感。为确保流动党员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开展了为流动党员送温暖活动,针对流入党员务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用工纠纷等问题,开展免费送法律服务活动,发放法律宣传册,聘请律师帮助流入党员解决各类纠纷。另外,各企业党组织还针对家庭困难的流入党员开展帮扶活动,提供物资帮助和为家属提供就业信息。
2、注重质量,让发展对象想“家”。一是注重典型引导。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争创“先锋岗位”、争做“时代先锋”等活动,培树一批非公企业党员典型,加大对他们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号召更多的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企业中营造“人人学党员,人人当模范”的浓厚氛围。二是注重改善结构。非公企业在发展党员的时候,侧重于发展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线技术经营骨干和高学历、高职称、高技术的员工以及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先进工作者,其中青年和女同志也要占一定比例,力求做到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发展到党内。三是注重发展质量。坚持标准不降、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及时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同志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实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度,把党员发展的全过程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大入党四个环节的公示力度;严把发展对象考察关,注重提高党员质量。
3、开展活动,让所有党员爱“家”。一是广泛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活动。让党员职工结合工作岗位,提出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使党组织的意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在党员中组织开展系列争创活动。如:“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红旗班组”等岗位竞赛活动,引导党员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三是结合非公企业的特点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使党组织的工作贴近企业的发展、贴近党员的需求。坚持“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
的原则,借助“非公党建网”,以“灵活、多次、业余”的方式开展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探索党员服务企业的新方式,提高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二、理顺组织关系,在建党组织上下功夫
按照省委推行的派出组建法的要求,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不搞形式、不追求数量,在组建党组织上求实效、重质量。
1、积极构建服务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把非公党建寓于非公经济发展的始终,积极整合各方力量,推动非公党建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系,成立两新工委,落实两新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两新组织党建情况,切实加强对基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努力为两新组织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构建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由组织部牵头召开部门联席会、业务培训会和工作部署会,研究探讨非公企业党组织调查统计和组织建设工作。建立以组工干部、机关干部为主的非公企业党建专兼职统计队伍,对所辖的非公企业逐家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做到单位规模清、经营状况清、业主身份清、职工人数清、党员数量清、组织设置清,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三是构建派出党支部的工作体系。选派471 名党员干部组成157 个派出党支部,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规定,每个派出党支部书记隶属于网格党小组,接受社区党组织、行业部门和本单位的“三重”管理。
2、注重示范引领发展,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一是围绕“双强争先”抓示范点。以创建“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为目标,坚持党建工作“五结合”,即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构建核心地位;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凝聚企业灵魂;与企业和谐相结合,树立长远理念;与企业人才相结合,凝聚新生力量;与协会组织相结合,明确方向目标。二是围绕典型推广抓促进点。积极开展“党员示范点”创建活动,引导鼓励党员亮出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运用简报、报刊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好的典型、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的典型、开展特色党员活动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其他企业主消除偏见、打消顾虑,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三是围绕政策支持抓推动点。区委出台相关意见,把企业主支持党建和所在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情况,作为推选其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参与推优评优时的重要标准。同时,加大党费拨付力度,全额回拨非公企业党组织上缴的党费,充分调动企业党务工作者积极性。
3、因地制宜创新载体,有的放矢扩大覆盖。一是把握重点抓组建。对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且有正式党员3 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大、职工较多而党员人数不足3 人的企业,从机关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产业相通、工作方便”的原则组建联合党组织。二是突破难点抓覆盖。努力实现有党员、条件具备的企业,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引导“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鼓励将组织关系转到企业;引导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党员到无党员覆盖的企业创业就业。三是找准着力点抓落实。坚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作为乡镇街道(管理区)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体系。
三、建立健全机制,在强组织上下功夫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非公企业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一些非公企业主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党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并不是企业建立和生产经营的前提,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会挤占生产时间,加重企业负担,影
响企业生产经营,因而对党建工作存在排斥、戒备心理,不支持党组织的工作。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着力在三个方面积极探索。
一是建立双向互动工作机制。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原则,取得非公企业出资人理解和支持,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目标同向、互促共进;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熟悉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了解上级决策部署、沟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注重发挥企业管理层中党员和党员工会主席的作用,做好党的工作。
二是探索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督促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按期换届。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除党章规定的党内活动外,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推动企业党组织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倡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对已确认身份但未及时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鼓励其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研发非公企业党员信息库;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支持生产经营,在增活力上下功夫
一是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坚持和完善党组织书记年度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加强检查考核,促进党建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建立层级分明的责任体系,将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建立责权明晰、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统筹党建工作力量,按照党群组织同建同构的要求,统筹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
二是抓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增强党内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员知情权,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充分尊重党员主体意愿,鼓励普通党员以各种形式参与候选人提名工作;探索建立党员代表议事、重大事项征求党员意见制度,努力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氛围,激励党员有序参与党内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拓展和创新党员监督的途径,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党内监督,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监督。
三是抓示范。紧紧围绕企业依法经营、加快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劳动竞赛、献计献策等围绕企业生产的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做到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相结合;企业党组织从办实事、做好事入手,时刻关心职工的冷暖,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真正把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树典型、评先进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在非公企
业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党建工作真正为企业所需要,为职工所欢迎。
(作者:中共白城市洮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田家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b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