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

2023-05-01 03: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欢迎阅读!
谐音,用语,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用语中的谐音换字

作者:杨林 刘红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5

要:谐音换字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广泛地运用于广告、新闻、文学社会语体中,它让语言社会妙趣横生,也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一些问题。文章从谐音换字的语体、使用范围以及谐音换字的优势、劣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此种修辞手法,同时提出为了体现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体现汉语的美,还须慎用谐音换字。 关键词:广告 修辞 社会用语 谐音换字

谐音换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词替换原有词语、熟语中某些成分的修辞手法,它通过词面的表层语义直接表达意义,有别于谐音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往往能表达一个全新的语意内容,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因而广泛地流行于社会用语中。 一、谐音换字的常用语体

从分布的语境看,广告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使用谐音换字最多。在广告语体中,商家为了突出产品的性能、特征往往用能代表产品属性的字、词去替换原有成语、惯用语或其他熟语中的某些字、词。例如:创维集团曾经使用的电视广告创维情,中国’”。用字表明创维集团是采用中国制造的芯片生产商品的,突出了国产品质。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它把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默默无闻谐音换字与产品蚊香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让消费者在商家的幽默中轻松地记住了广告,又很好地宣传了产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衣服广告衣衣不舍,百衣百顺;磁化杯广告有口皆杯,有杯无患;啤酒广告鲜饮为块等等。国外广告理学实验表明少于六个字的广告标题,公众的记忆率为34%;而多于六个字的广告标题人们的记忆率只有13%”(孙永兰,2008)。谐音换字与产品联姻能在最短的时间、空间内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既经济又高效,因而成为广告语体中喜闻乐见的形式。 新闻语体中,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面对同样的信息,能否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引起读者的关注显得格外重要。谐音换字的使用让人耳目一新,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而较为常见。《解放日报》曾有一则标题尽快解决燃煤之急,很明显燃煤之急燃眉之急的谐音换字。《文汇报》一则新闻标题为谈谈爱如命如命爱财如命的谐音换字。标题中,新闻工作者把自己要报道的新闻缺煤、爱惜人才等事件巧妙地利用谐音换字告诉了读者,这种方式既能在最短的时间让读者有效选择新闻内容,又吸引读者的眼球,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文艺语体中,谐音换字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并且在作品的情节构建、艺术构思和主题表达方面有一定的暗示功能,能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地理解作品主旨及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为例,《新镌笑林广记》中当租田者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把鸡献给田主时,田主说初乃无鸡之谈,后乃见鸡而作也。从谐音换字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田主贪婪、圆滑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让读者能更直接地感受人物形象。又如,台湾作家吴浊流的《铜臭》中有一段描述乡下人天一亮就起床,而他却天天睡到九点十点才起床,中午又要睡午觉,乡下人看他早睡午睡夜睡,大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他三眠主义先生。谐音换字后的三眠主义除了让读者看到了作品人物的性格外,也了解了乡下的人文风情。 二、谐音换字的使用范围

从使用范围来看,谐音换字应首推成语。通过对成语部分字、词的替换达到使用者的目的。以广告语体为例,某餐馆广告——“食全食美,将成语十全十美中的换成了;某胃药广告——“一部到胃,将成语一步到位中的换成了;某网吧广告——“一网情深,将成语一往情深中的换成了。其次,谐音换字也用于短语或句子。例如为靓丽而战;跟我;夏日战;开心享;做个不上的贵族女性吧!大量出现在社会语体中。此外,名人姓名也成为当下谐音换字的对象,但使用频率很低。例如:香港明星谢霆锋的名字被一家生产止泻药的厂家谐音换字为泻停封,刘德华的名字被内地一家化妆品公司谐音换字为留得华。从上述现象不难看出,谐音换字在社会用语中使用广泛。

三、谐音换字的优势

谐音换字在社会语体中为何能广泛使用呢?这与它所蕴藏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一)谐音换字能出新。从谐音换字的使用范围可知,它主要运用于成语。成语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种语言形式,其意思和语言结构早已被人们熟悉,让成语谐音换字改变了人们原来的思维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在广告语体中,当商家把换字后的成语与自己的产品联系在一起时,消费者对产品有了更直接、更形象的了解,印象更深,进而促进了消费。

(二)谐音换字能体现个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洋溢的时代,语言表达上的创新求异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固定枯燥的词语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希望寻找一种独特有效的方式,谐音换字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受到了社会的青睐。

(三)谐音换字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语言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从信息表达的角度看,简短的语言表达比冗长的表达能更有效地传递信息(陈淑美,2008)。谐音换字正是用简单、凝练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特定的内容,人们在发音过程中也不用重新调整原来熟语中的发音口型,可谓一举两得。 四、谐音换字的劣势

谐音换字在受到社会青睐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在广告语体中,我们常常听到同类厂家对同类产品换字同一,像减肥、美体产品往往围绕一个字做尽文章:开心享、超值享、尽情享等等,这样的换字出发点是凸显商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性,但却显得枯燥无味。像泻停封”“留得华之类的换字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另外,谐音换字的使用也引起了社会有关人士的担忧。担忧者主要从少年儿童语言学习的角度考虑,担心广告成语混淆视听,造成语言污染,不利于少年儿童学习正确的成语,所以有人称这类成语为伪成语,甚至呼吁:伪成语莫坑害孩子!还有人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认为:编这类广告词的人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幽默,殊不知糟塌了祖国纯洁而严肃的语言文学,尤其是给孩子学习语言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陈莎,1996

社会语体中的谐音换字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评价,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让语言趣横生的同时,也给语言学习者带来一些问题。我们相信,社会人士对少年儿童学习谐音换字成语的担忧会通过教师的教导,儿童知识的积累而改变,但我们坚决不提倡庸俗的谐音换字。为了体现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体现汉语的美,我们必须慎用谐音换字。 参考文献:

[1]孙永兰.成语广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2.

[2]陈淑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的体现[J].韶关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10 .

[3]陈莎.广告谐音成语文化现象透视[J].修辞学习1996 6.

(杨林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650093;刘红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传媒学院 65009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U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