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角下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

2024-01-21 02: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球化视角下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欢迎阅读!
趋同,资本主义,全球化,视角,社会主义


全球化视角下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

趋同论是一种歪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论断,十月革命后一直活跃在资本主义的舞台上,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越来越吸引中国学者关注的目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趋同论的说法。一方面证实了全球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趋同,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标签:单向度的人;趋同论;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的论断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中国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却在悄然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趋同论在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力。



一、趋同论的提出与内容

趋同论最先出现于俄国采取具有积极意义的退却策略——“经济政策后,对革命只抱朴素感情的人,认为它为资产阶级、为小工业的发展以及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敞开大门。这是把趋同看成是社会主义往资本主义趋同。



与此相反的是,也存在将资本主义看成同社会主义趋同的思想,美国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宣称:“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逐步社会主义化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最明显的可以指望的事情。他还预言,资本主义的发展终究会自行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某种方式的公共管理制度或社会主义。



趋同沦的最终提出是荷兰社会党人、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他不仅把生物学的趋同概念引进来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而且对趋同理论作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在相同的国际环境下,两种对立的制度会相互同化,而产生一最佳秩序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最终它们的制度会走向趋同。这就是趋同论的基本内容。



二、从《单向度的人》的视角看趋同论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是他批判社会的代表作,对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经济一片繁荣,但是马尔库塞却在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看到了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在一种新的意义上来说,正盛行的社会控制形式是技术的技术理性有效压抑社会中的反对力量,一股统一化、同化的趋势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泛滥。社会成为了只有肯定面的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彻底成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人》在许多方面支持了趋同论




观点。



1.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对立的模糊。《单向度的人》中曾经说到,技术发展会导致社会对立面的一体化。从全球的背景看来,则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对立的削弱。



2.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主义的衰退。所谓的现代化,在全球都是采取了一样的模式进行,被称为现代主义的建筑都是大型的玻璃落地窗,充斥着几何图形。现代主义的粗暴和简单,无疑是对复杂而精致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抹杀。



3.全球化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感官移植。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结束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但是人们却时常会感受到一种被侵入的感觉,原因就在于像美国那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在中国的强大的影响力,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享乐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渗入了中国的生活中。

三、《单向度的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意义

《单向度的人》中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批判后,对人性的解放前景表示失望,究其原因,他把技术本身当作了批判的对象,而不是从实际出发,把技术恶果放到充满矛盾冲突的历史境域中来理解。马尔库塞的批判是人本主义的、思辩抽象的,我们既要承认马尔库塞的批判适用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要坚信,社会主义制度是有其制度优越性,能超越这种束缚。它的批判至少在以下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一)单向度理论揭示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人的异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人性的压抑甚至扭曲的不合理现象仍然一定程度的存在,我们应该注重研究人的问题,注重关心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关注人以及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社会对人权的尊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二)单向度理论为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启迪。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巨大恩惠的同时,树立一种正确的科技发展观显得尤为重要。既要造福人类,促进科技与人的和谐发展,又要实现科技———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发展市场经济中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工具理性一旦占了统治地位就意味着人的思维的否定、批判、怀疑的丧失,也直接意味着丧失自我中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要抵制这样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如拜金主义的盛行。



社会主义的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在物质上使人们极大富裕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使人们充实起来,受一种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回应所谓的趋同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N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