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班规

2023-03-26 21:4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制定班规》,欢迎阅读!
班规,制定,如何
班级管理主题活动设计——班规的形成

【活动设计说明】对于小学升入初中的预备班学生而言,新的学校环境和氛围需要熟悉和适应,如何在新班级成立之初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创设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班规的形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制定班规应遵从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以国法校纪为依据,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符合一范一责的内容,不可与国法校纪相违背。2民主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由全班全体学生讨论通过,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班主任可以是班规制定的参谋者和指导者,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班规应有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针对的是任何学生甚至是班主任自己。3可行性原则。一个班有一个班的具体情况,所以班规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班规,不可依据班主任的经验千篇一律,一贯而行。尤其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最好能依据学生的不断进步班规再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到行在规先。4、宽容性原则。班规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它并不是国法、校纪,班规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班规在内容和执行中,要有一定的宽容性,要成为道德公约性质的约束力量而不是法律纪律性质的强制力量。 活动名称:班规的制定与形成

活动时间:预备年级上半学期(9~11月)

活动形式:班级座谈会、主题班会、调查问卷、个别交流

活动目的:1.了解学生对班级建设的设想和建议,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初步形成学生对班管理的参与意识。

2.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班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班级主人翁精神。 3.初步形成的合理可行的班规,确立班级发展的方向和共同目标。 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制定班规前,利用午餐后休息时间开一个班级座谈会,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班规的认识,谈班规的重要与否,谈制定班规时应注意什么,不管正确与否,尽可畅所欲言。自由发言后,由班主任加以总结、引导,初步达到共识,完成思想基础的建设。

总结时明确告诉学生,班级是大家的,班规也是大家的,班规的制定以学生为主,同时可以兼顾一些对老师的要求。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再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拟出几条班规,数量不限,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进来。


二.讨论阶段

学生酝酿1~2天后,组织主题班会,由各小组公布自己的班规,全班进行讨论。根据全班意见,去粗取精,相互补充完善。待学生认为较为成熟后,班主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此时班主任应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毕竟学生思考问题不是很全面,班主任首先要对各方面备有预案,例如对于某些内容,可以同时做多个方案,然后让学生去选择,不管学生选择了那一种,都是在班主任主导的范围之内,但是学生在选择中获得自己做主的体验。其次要保证可操作性,班规中的每一项都应是一件具体的事,而不是一条指导性的意见,所规定的事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要符合班级发展的方向。

三.班规形成阶段

待全班一致通过后,由班干部整理成文,完成班规草案,试运行一段时间1~2个月)在试行过程中,根据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补充完善,该修改的修改,该调整的调整。

试行时间应该也是要事先设定的,在试行尾声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和班干部征询任课老师等方式,最终确定班规内容,一旦正式公布,即坚决执行。 活动后续:班规的实施与调整

班规是为实现班集体建设目标而设,其根本目的是增强班级工作的目的性,提高工作率。班规制定好了要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赏罚严明,保证班规的权威性。但特殊情况,当交于全班讨论,也不能过于呆板。既要让学生规范言行,也要有一定的人情味。班规的实施最好能配备奖惩细则,建议可以以小队评比的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互相督促的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级的增加,要视班级的客观变化,对班规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学生发展和班级文化形成的需求。 【活动参考资料】班规举例

1学习方面——学习小组竞赛制度

1)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养成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品德,进一步形成团结、协作、竞争、进步的学风和班风。

2)方法:把全班分为6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每次学习测试都要进行比赛,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对各小组中的最后两名同学要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2、卫生方面——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E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