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区党建资料》,欢迎阅读!
试论转型期城市社区党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前言
1、选题背景和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新的社会转型的主体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党建正是在转型期的变化中开始的,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是城市社区党建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我们来分析这种形势上的变化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挑战、造成了什么影响、提出了什么要求的课题,而我们党该如何面对要求、转变思路、迎接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这是本文的目的与意义之所在。
北京作为首善之都,是社区党建进行较早、富有特色的地区。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北京社区党建取得了丰硕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巩固执政基础的作用不断强化,服务群众的功能不断增强。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等重点社区党建工作为例,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社区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对社区党建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综述
对城市社区党建的研究涉及到社区、社区建设、社区党建这几个基本概念,其中对社区党建这个范畴的研究是最少和最薄弱的,研究成果也多渗透于社区与社区建设的相关原理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社区和社区建设的研究现状。
(1)关于社区的研究
社区研究进入我国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是近十多年来紧随我国社区发展实践而逐渐兴起的。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概念的解析、社区的重要性、社区的性质和功能、社区的特点等方面展开。主要成果有:马仲良主编:《21世纪社区工作者培训教程》丛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侯玉兰编:《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学术论文如姜振华:《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徐雪梅:《现代城市社区的性质与职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等。
(2)关于社区建设的研究
社区建设概念的提出早于社区党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最早是在1986年民政部颁发的一次文件中首次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的。为了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管理工作,1998年国家民政部专门成立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相对而言,社区建设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光是社区建设的文章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不下600篇,学术著作也有几十本。如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王青山编:《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民政部和各地政府也出版了一些经验汇总类的书籍如多吉才让编:《城市社区建设读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乡镇发展委员会:《新时期社区建设与管理》,夏学銮编《中国社区建设理论政策实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在这个领域内有一批专家学者,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夏学銮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的邓伟志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赵辰昕博士等,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开展的很重要的基础。从总体上来说,社区建设的研究偏重于实践工作的总结和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从学术领域来说,对于社区建设的研究成果是最为丰富的。
(3)关于社区党建的研究
社区党建是新事物,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比较集中地研究是在1997年之后。近几年,广大学者对社区党建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社区党建进行了探讨:一是关于社区党建的形成原因;二是社区党建和街道党建的区别;三是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四是社区党建的目标和任务;五是社区党建中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六是社区党建的意义;七是当前社区党建的主要内容;八是目前社区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九是社区党建的未来发展趋势。
但从总体来看,理论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在学术论著如雨后春笋的今天,有关社区党建的学术论著却寥寥无几。就所收集的文献资料看,真正对社区党建进行学术探讨的论著只有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编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个人专著则几乎没有。其他相关书目有:廖金碧等主编《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林尚立等著《社区党建与群众工作》、钟想廷著《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手册》、金钊著《社区党建工作指南》、孟固著《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田炳臣等著《中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问答》等。
可喜的是,社区党建实证研究方面的材料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关学术论文如下:李津津在《加强城市社区党建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文中以天津市和平区的社区党建为解析个案,从分析中国社会转型使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发生的转变入手,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孔祥在《城市社区党建的区域化模式初探》一文中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为个案,以区域化大党建模式为例,借助有关理论对社区党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开创城市社区党建的新局面;凌敏在《转型期的社区党建探析》中以湖南省岳阳市郭亮社区为例,从其概况和治理结构入手,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活动创新这三个角度介绍了郭亮社区在社区党建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中部城市老城区社区党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社区党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张志丹《创新城市社区党建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成是建立在对南京市枫丹白露社区的调研基础之上的,从观念、组织、制度和内容四方面谈创新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 通过对社区党建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看到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仍存在着薄弱环节:一是理论界对社区党建研究的力度明显不够,相关研究成果也是散见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之中,没有形成自身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参与社区党建研究的专业理论人士很少,目前能见到的一些成果主要是各地主管党务工作的领导或者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有很大的操作性,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未必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三是实证研究领域中,以北京市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多种形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党建进行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待于笔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3、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篇论文从社区党建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基本内涵、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并通过个案分析得出一般性的认识,主要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回答社区党建是什么的问题,阐述了社区党建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以及它的基本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社区党建的经验与难点,以北京市丰台区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B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