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研比教学难得多

2023-03-02 10: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科研比教学难得多》,欢迎阅读!
难得,科研,为什么,教学
为什么科研比教学难得多

关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有人说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有人说科研能够影响教学,反之也一样。

其实这里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

说两者的关系,一定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为基准,在我看来,至少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判断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

否则仅仅从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一年这么短的时间来评判二者的关系,未免有失草率。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科研和教学的内容性质上是很不同的。 简单地讲,科研的任务或者目标是要创造新知识,而教学的内容通常是以往的“旧”知识的再学习

从这个角度上讲,科研的要比教学难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在全世界范围来讲,也是越一流的大学越重视科研。 那么,有人会问,照你这么讲,是不是一流大学不重视教学?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流大学不仅重视科研,也重视教学。尤其是私立大学,主要是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运转,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会更高。

谁想在教学上糊弄是绝对行不通的。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对自己高额的学费负责。

谈这些,我只是想阐明一个观点,科研、教学社会服务这是对一个大学教师(助理教授以上)必需的要求,缺一不可。

但不同级别的大学这三者之间的比例有所不同。

比如,美国顶级的大学的教授/助理教授,科研一定也是顶级的,那么这些教授的教学自然也差不了。

因为这些人从招聘那天开始,就是按照科研也好教学也好这个标准招进来的,再加上全世界第一流的生源,教学怎么会差?!

之所以我国很多人对刚刚海归的年轻博士教学能力颇有微词,主要原因是我们招聘的对象虽然很优秀,但大多数还达不到欧美大学助


理教授的平均水准,尤其是教学这块缺乏必要的训练和积累。

其实,国家的政策也没错,在不能达到十全十美的情况下,十全八美也不错了。年轻学者如果科研能力很强,教学是可以补上来的。

前面讲过,教学的东西是以往的旧知识,即使年轻学者以前的知识面不算广,就算重新学起,也不是多难的事。

一个受过严格博士训练的年轻老师如果连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哪怕是从来没接触过的课程,都没有勇气重新学起,并尽快掌握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的博士训练、自学能力还没过关。

这种自学能力过不了关的话,科研也不会强到哪里去。

所以,我们的学校领导或老教师大可不必对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太过担心或娇惯,科研和教学对年轻教师来讲可以齐头并进。

教学能让老师的知识面更宽,对以往的知识的掌握更扎实;科研会让老师的研究更深入。而年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拼命干。

但即使再拼命,也要分个主次。越是一流的大学对科研的要求越高。

教学通常经过最开始两三年的打磨,以后多是重复性的工作,教技巧也会与时俱进。

但科研不是重复性的工作,一流的学者要跟全世界的同行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热情。

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并不是矛盾与不矛盾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矛盾两者都要做好的问题。两者都做好的同时,科研的难度会更大,挑战性会更强。

此外,我还简单说一下,SCI论文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关系。 SCI论文在国内被异化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哪天发SCI论文跟一个人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还有人愿意发,这才是SCI论文本该有的状态。

但就我个人了解,国内外还没有哪个大教授对自己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的档次不重视的。

统计上讲,越是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在上面发表论文越难,原因是同行评议越苛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4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