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精选文档

2022-10-19 15:0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精选文档》,欢迎阅读!
英语口语,小学生,现状,培养,策略


xx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一、我国小学英语口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1.缺乏良好的口语交流环境。教育理学认为环境在人的认知和感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生学英语一直在汉语环境中,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2.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意识不强。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在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觉得只要记住单词和句法,会做题就行,不用说出来。且一旦学习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易受外界干扰。

3.焦虑和缺乏兴趣等心理因素。小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普遍存在着胆怯、拘谨和害羞的焦虑心理。表达不流利,不连贯,不地道使他们觉得英语乏味,从而失去对英语的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4.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小学英语教学较以前已有很大的改进,但大多数教师仍是课堂的中心,仍采用翻译教学法,只重视语言点和语法操练,部分英语教师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够准确,不能流利自如的用英语教学,采用中英夹杂的方式讲课,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非常不利。

5.“成绩至上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付考试成绩至上”“不考就没用的观念蔓延导致一大批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既不利英语教学,更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xx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作为一项能力,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小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作为手段,听又是说英语的必由之路。

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对听的能力的目标描述是以学生能做什,即听懂以后所做出的反应为目的。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同时用表情、手、脚等肢体语言,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说的话和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感知新知、操练巩固和交际运用等环节的听力实践,让学生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语感,为口头表达打基础。

1 / 3






2.创设情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创设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如在教“birthdayparty”时,可将教室稍加布置,再放一段生日歌,让学生进行对话。合适的情景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升学习兴趣和信心。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创情景,自编对话:如,教材中有一篇课文A Fox and The Grapes,是以第三人称表达的,因此只能以叙述性语气来读,学生兴趣不大。如果让他们学完课文后以第一人称形式表演,效果会大大的不一样。

3.营造英语氛围,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信息论认为,中介环节越少,信息越容易保真。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少说汉语,要通过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好习惯。教师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敢于、乐于、善于运用英语进行沟通。

4.创造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局面。口语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是否明确他们各自在课堂上的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课堂教学活动来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爱唱、爱玩、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喜爱说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句子。chant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拗口的单词和句子变得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课堂上常用的游戏“Simon Says”猜猜看”“Bingo Game”“LittleTeacher”等也都深受学生欢迎。

给予激励:鼓励与启发相结合,对于课堂上表现积极,口语表达强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说的自信心;对部分说话能力较差或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正,要耐心的启发、鼓励学生,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利用多种感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教授英语口语,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等肢体器官感受到的刺激信号。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y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