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2022-10-15 14:4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等职业学校简介》,欢迎阅读!
学校简介,中等,职业
涞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简介



涞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河北省名牌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校园、保定市师德建设优秀单位。学校占地面积7.2万㎡,建筑面积4.26万㎡,教职工225人,在籍学生1683人。

学校设有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旅游服务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机电技术应用、客户信息服务、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子商务11个专业。

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硬件水平 近几年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资近2000万元新扩建电子电工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包括基础网络、中心机房、智慧校园、数字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动物外科手术实训室、客户信息服务实训室,并为一线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016年对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室、会计专业实训室、图书购置、线路改造、机房升级、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完成招标采购。2017投资200万用于客房茶艺实训室、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录播教室、摄影工作室、校园监控系统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实训楼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创新德育管理 提高育人成效 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德管理的重点,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寒暑假组织“百名教师进千家”大走访活动,促进师生交流、家校沟通。开展“校园满天星”活动,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涌现出大批“学习之星”“礼义之星”“技能之星”。在日常教学中穿插国学教育,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学习德育校本教材《弟子规》100个成长细节 100分人生答卷》并举办相关的读书征文和演讲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自尊、自信、成才的意识,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师资建设 打造一流团队 教育教学的稳步发展,教师是关键。构建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采取多种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一是积极鼓励在职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学校共有18位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现有11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证书;二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四年来共有94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及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我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名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名师、教学标兵14名,县级骨干教师、教学标兵25名。专业教师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4项,团体三等奖12项。教师各种业务类竞赛中国家级一等奖1次、 二等奖12


次、三等奖8人次;省级竞赛一等奖50人次、二等奖64人次、三等45人次。在河北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其中苑新新老师在第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个人二等奖。在河北省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专业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注重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针对就业班级实行了“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老师们重组教学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理论实际有效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我县汽车企业联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采取每周3+2形式(即学生在企业学习3天技能,回校学习2理论知识)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旺工淡学”制定“旺工淡学三学段”的培养方案,即把传统的每学年二学期划分为每年度三学段的授课模式;对口升学班级“学案导学制”的实施使课堂实效性大幅度提高,几年来我校对口升学上线人数一直稳居保定市中等职业学校前列。2016年实施“专业学部制”管理模式改革,改革实施以来,班主任更加团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更高,教育教学目标更统一、组织更及时、操作更灵活。三年来,在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0项;省级个人一等奖22人,二等奖54人,三等奖86人。

联合京津名校 拓宽就业渠道 通过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我校成功与科技部机关服务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华中酒店管理集团、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对接,开展“工学交替”,进行教学实习;先后与天津市红星职业中专、北京市密云区职业学校、北京市经济理学校、张家口职技学院、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廊坊职技学院、北京长城研修学院、北京吉利学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服务区域发展 推进产教结合 作为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牵头单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县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培训、农村贫困家庭致富能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县重点村成人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做出了贡献。与民政局、人社局、安监局联合开展退伍军人、创业指导、家政服务、大学生岗前培训等,年均各级各类培训达4500人次。

因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就业训练工作先进单位”“市职教育立功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市师德建设优秀单位”“保定市宣传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o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