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保健重在养命而非治病》,欢迎阅读!
江西天惠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保健重在养命而非治病
——访福建药膳研究会副会长杨兰钦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热衷于养生保健。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人们显得盲目而茫然。关于如何科学保健的话题,业内专家也是众说纷纭。日前,记者采访了福建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客座教授杨兰钦,他剖析了当下的养生保健方式,并提出了“保健重在养命”这一养生保健观点。虽是一家之言,但或许能让我们在现今养生“大师”们的说法中重新思考保健的真谛。纠正保健误区杨兰钦出生于中医世家,十岁开始学习中医,属于中医派别中典型的“师承派”分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保健品的研发和市场销售。对于当下人们热衷的养生保健话题,杨兰钦认为,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不科学的养生保健方式,需要予以纠正。
缺啥补啥。一家人同吃一锅菜,却有人缺乏营养,这是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于是许多人开始缺啥补啥。杨兰钦认为,这样有害而无益。他说,因为很多人的体质属于虚不受补型,吃什么东西都补不进去,身体根本吸收不了,长期过量进食所谓的“缺品”反而有害健康。比如,有些人盲目补钙,反而导致体内长结石;每天过量服用维生素C 很容易导致贫血;有些人为了留住青春,特别是爱美女性,长期大量服用异黄酮、蜂王浆、类激素等,如果吸收不了,反而会破坏体内平衡,对健康非常不利。药品当保健食品。有病吃药,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现在许多人却把保健品当药用。杨兰钦说,《神农本草经》把人们吃的东西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即是应天养命的
江西天惠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东西,诸如粮食、水等,这类东西无毒,可以多服久服不伤人,能益寿延年。中品即是应人补虚的东西,无毒或微毒,主养性,具补养作用,需斟酌使用。下品即治病才能使用,用来遏制症状,多有毒,不能久服。根据这一分类,杨兰钦认为,药物属于下品,真正的保健品应该属于上品,不是治病的。 但由于现在保健品市场的不成熟和过度的商业化,许多保健品都是下品之作。如果盲目进补,把药品当保健食品,那就等于把下品当上品用,长此以往,将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违背规律把“治”当“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很多人作息无规律,经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地玩闹。生活中还抽烟酗酒,多食不新鲜的和被过量的化肥农药污染的食品,不遵循自然法则生活。杨兰钦说,人在胎盘孕育那一刻起,就受到天象的影响,应该遵循自然界法则生存,违背自然法则的饮食和作息,很容易使身体得不到合理的保养,从而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人一旦出现早衰,就很容易患各种病,而这时应该从整体的身体状况出发,靠养为主,慢慢调理。
但目前许多人身体稍有一点不舒服就吃药,有时候病没治好,反而影响身体其他健康器官。没有辨证施治,把治病当养命,这是养生的大忌。保健重在养命,而非治病。“真正的养生保健应该是从人的生命整体出发,进行整体的养,而不是治。”杨兰钦认为,需要治的就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重症,一个是急症。对于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病,杨兰钦认为,要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应该通过全身心整体的调养来实现,增强适应力,改善体质,做到应天,即顺应自然法则。身体净化了,相应的症状自然就能缓解,而且不伤其他器官。杨兰钦说,只有以养命的方式来保健,通过改善体质使人体适应力增强,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3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