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类论文(二十六)》,欢迎阅读!
![论文,教育,二十六](/static/wddqxz/img/rand/big_85.jpg)
教育类论文(二十六)
张謇的道德教育目标,就是所谓“美的道德”,即美的品德。在中华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张謇尤其重视基础“修身”的德行,并将此作为学校德育的内容,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自以为“人尽其才,才能入圣”的德行,这些德行在他的教育性演说中多有体现。 1.推崇勤俭节约
在1903年,张謇访问日本时,对日本学生勤俭节约之风记忆犹新,他曾在《女师校毕业演讲》(1923)中回忆和赞叹:“二十年前,余访问日本时,其学生勤俭节约之风,实令人钦佩。④民国五年(1916),张謇在农校开课典礼上发表演说,整篇演说词就是围绕校训“勤俭”而作的具体说明。这篇演说是张謇把它作为学生德育的一项内容,也是他提倡勤俭节约的宣言。这篇演说开始的两个字“今天农校又开学了。对诸生,予虽不多言,但将校训之勤俭四字,详加说明,以求诸生之容易领悟。⑤即点明这次讲演的主旨,与诸生共勉。
农、林、牧、渔校训“勤俭”中的“勤”对应于“乾德”,“乾在健”对应于“健”。在第一次师范学校简易科卒业演说(1905)中,张先生通过武训的故事,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武训是一个叫花子的人,父母双亡,十岁左右,穷困潦倒,只好靠乞讨维持生活,见同龄人能上学,
1
自己却不行,就立下义学义学的志向,他坚定决心,百折不挠,最后终于将乞求的钱攒起来办成义学。在演说中,张謇称赞武训具有“大仁”、“大智”、“大廉”、“大勇”、“大信”之心,认为武训身居低微,一生苦不堪言,成就却极高极卓越。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k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