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计划与总结》,欢迎阅读!

计 划
一、定义:计划就是事前的打算,即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任务,提出明确目标,规定具体要求,制订相应措施,作出切实安排的书面材料。 二、计划的种类:
1、按内容:综合计划、专项计划;
2、按性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生产计划等; 3、按范围:有国家计划、单位计划、个人计划内; 4、按时间: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 5、按形式:条文计划、表格式计划; 6、按形成过程:试行计划、实施计划; 7、按执行过程: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我们常说的打算、安排、规划、设想、方案、要点、意见,就基本质属性而言,都是计划。 三、内容和格式: 1、计划内容:“5W·H”: Why(目的);What(项目);Who(负责人);When(时间);Where(地点); How(方法)。 2、格式: 2-1、条文式:
标题:单位名称、适用期限、事由、种类;如:某某单位2009年财会工作要点。 正文:
前言。简短,说明订计划的依据,包括:有关政策、方针,指示,会议精神,当前形势,部门实际,然后提出总的任务要求奋斗目标。前言和主体之间常用“特拟某某计划如下”、“对某某工作做如下安排”等等
主体。包括:目的、任务、措施、办法、步骤、时限、效果等项。换句话说就是“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谁来做,做得怎样?” 结尾。订计划的单和日期三部分。 2-2、表格式:
标题、表格、文字说明。
文字说应充分表达表格无法表达的事项,如依据、实施办法、具体要求或其他事宜。
四、制订计划的要求:
1、注重依据,一日政策、二日客观。 2、把握原则,
“先进可靠,切实可行”:目标要有高度,但不是高不可攀,是现实的条件下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
“局部要合理,全局要可行”:步骤明确,时限宽严适度,具对结果要有预见性,对执行人员要有激励性,对情况变化要有逆料性。 3、群众参与,有利于计划的执行,切合实际。 4、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弹性。 “留一手”,有意识降低一些要求; “多一手”,多估计几种变化可能和多准备几套应变方安。
总 结
一、定义:总结是单位或个人事后对一定时期工作、生产、学习等实践活动进行回顾,作出评价,取得经验(或教训)的文字表述材料。简单地说,就是瞻前顾后。
二、总结的目的和作用: 总结是为了提高。
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事物发展规律性,培训正确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总结工作情况,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并为领导指导工作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总结的种类:
1、内容: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2、性质:思想总结、工作总结、学习总结; 3、范围:部门总结、单位总结、个人总结; 4、时间: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等。
那些篇幅短小的总结,通常称之为“小结”或“体会”。 四、构成和写法:
总结无固定模式,结构可变化,写法比较灵活。 构成总结的三要素:标题、正文、落款。 1、标题: A、 写明什么单位什么时间的什么总结,如:新天地2009年财会工作总结; B、 概括文章中心内容或撷取文中闪光语言,如:少得一分利,多销万瓶酒; C、 正题注得修辞效果,副题写明何种总结,如:分购联销,灵活应变——搞好议价粮油经营的总结。 2、正文:
2-1、前言:先概括基本情况,然后概说主要成绩,最后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之类的句子。前言要根据目的不同面有所区别。对外单位,基本情况必不可少,有时还得作必要的说明,而对内容或本单位上级主管则可以从简,甚至省略。
2-2、主体:包含过程,做法,成绩,问题,经验,教训,体会等。回答什么思想指导下,做什么事,怎样做的,取得了什么结果,有什么经验、教训或体会。 主体结构的安排
通篇式:即按工作情况(含做法)、主要成绩(或经验)、存在问题(或教训)为顺序表述;
条文式:如同记流水账,一项工作(包括做法、结果)自在怀段,并在每段文字前标上顺序号;
标题式:按内容排列组合分成和个方面,每方面冠以醒目的小标题。 2-3、结尾:一般是针对存在的问题,简要提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3、落款:即署名和日期。有些总结把它写入标题,这时篇末则可省略。 五、基本要求:
1、观点材料相统一; 2、实事求是不臆造;
3、挖掘本质出新意:如果一篇总结,改头换面,说哪个单位的都行,哪年皆可,那就是总结最大的失败。
4、条理清晰有重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是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写,还是按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Y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