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称与绰号》,欢迎阅读!
![美称,绰号](/static/wddqxz/img/rand/big_3.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称与绰号
作者:王树人
来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02期
从古到今,清正廉洁的为官者一直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贪污腐败者一直受到老百姓的贬斥。现将古代一些清官的美称和贪官的绰号实录如下,供读者备忘。 清官的美称
“强项令”董宣:董宣,字少平,是历史上著名廉吏。项是颈的后部,强项指脖子硬,不肯低头屈服。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臣仗势杀人,公主藏之,董宣捉得贼子,要查办公主,光武帝说情,令董宣向公主道歉,董宣撞柱,头见血,不屈。光武帝称其为“强项令”,后遂为其美称。
“一钱太守”刘宏:东汉时的刘宏在任会稽太首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他调到京城任职离开会稽时却身无一文。临行时,六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受众多老百姓的委托,给这位为官清廉的太守送来了六百文钱,并说: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全靠太守了,这钱请您路上用吧。刘宏只好从每个人手中拿了一文钱,等老人们走后,又把这六文钱放在了河水里。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就给刘宏起了个“一钱太守”的美称。
“四知先生”杨震:东汉的杨震曾任荆州刺史,在他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时,早年由他举荐做了昌邑县令的王密闻讯到他下榻的旅店前来拜见,并送上金银十斤。遭到杨震拒绝后,王密说:“这是夜里,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罢,只好带着金银离去。此事传开后,老百姓就给杨震起了个“四知先生”的美称。 “悬丝尚书”山涛: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居荣贵,贞慎俭约”,清正廉洁,从不收礼。有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后来,袁毅事败,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后,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虽已为虫蛀食,但“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给山涛起了个“悬丝尚书”的美称。
“独立君”裴侠:北周的裴侠在任河北郡太守时,从不用公款吃喝,也从不吃大鱼大肉,一心想的就是怎样为老百姓办好事。有一次,当他和一些太守被北周太祖召见时,早就知道裴侠为官清廉的太祖就让他独站一边,然后对其他太守说:裴侠清慎奉公,是天下最突出的,你们谁敢承认同他一样,就站到他身边去。结果谁也不敢动步。从此,裴侠就得了个“独立君”的美称。
“拉纤县令”何易于: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廉洁奉公,不摆官架子,爱惜百姓。有一次,刺史崔朴带着宾客乘船沿嘉江游春,经益昌境内时,命益昌县令派民夫为游船拉纤。何易于二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T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