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参照美国APA和国内著名期刊论文格式)
1.论文组成:论文必须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保证书等十部分。按以下顺序排列装订: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原创保证书、致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果有)。 2.具体说明:
(1)封面 按南方医科大学格式填写(参见格式样板)
(2)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另起一页,中英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三到五个。 (3)正文:
正文标题 居中:有副标题者,副标题另起,前面加破折号 —。
小标题 正文章节标题或小标题单独占一行,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表示,形式必须为:1.、1.1、1.2、2.、2.1、2.2……的格式。 注释 采用脚注和夹注。
(1)脚注
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注号用阿拉伯数字,列在当页正文下(word自动生成)。
(2)夹注
对论文中的引文和所依据的文献无需特别说明者,在文内夹注,放在括号内。作者名与年份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如,
(Chomsky 1991)
(Bates & MacWhinney 1982)
来自多位作者的观点、结论、研究发现等,按首字母顺序排列,如, (Adams 1990; Bates & MacWhinney 1982, 1989;Weigle 2002) 三个作者及以上者,仅列出第一作者,如 (Miao et al. 1984) (Caselli et al. 1995)
中文作者,使用姓氏的汉语拼音,不需要拼出全名,如, (Wang 1982; Zhang 1979)
引文:间接引用时,用夹注标明该引文的出处,不需标明页码;直接引用原文时,注明原文页码,即(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
“….”(Bloomfield 1933:203) “….”(Peter & Boggs 1986:90-92)
或者在引文前用以下格式注名,即作者姓名(英、中文都只注姓)(出版年份:原文页码),例如:
Thomas(1995:67)says “….” Li (2009: 235) argues “….”
二手文献(转引自):qtd., in姓氏 年份:页码
如,(qtd., in Li 2009:100)
引文较长(50词以上,诗歌3行以上)拟另起一行,不加引号,两边各缩进一格,并换用5号字。
例句 例句较多时,按顺序用(1)(2)(3)……对所有例句编号。每例另起一行,空两格。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附在正文后,另页书写。参考文献条目一般要求达到十条,其中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五条。不得在文献目录中罗列正文中没有出现的文献。
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每条前加序号,[1][2][3] ……。中外文分别排列,外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中文、外文均按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外文资料的作者如果多于一位作者,均按“姓氏+名”。每条顶格写,回行时中文空两格,英文空四个字母。参考文献应注名文中所有引文的出处和所依据文献的版式情况,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版年份、篇名、刊名、刊物的卷号或期号、文章的起止页码、书名、出版地和出版社名称。英文书名、期刊名,用斜体,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文章题目的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不使用斜体。中文的资料均不用斜体,期刊名加书名号。如, 参考文献样例: (专著类)
[1] Adams, M. J. (1990). Beginning to Read: Thin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rint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专著类不用页码)
[8] 王艾录、司富珍,(2002),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文集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R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