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梧州市龙平小学民族进步示范学校事迹
龙平小学现有教师85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4人;学生209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4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比5.9%。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为广西各地外来人口的随迁子女,78名壮族,29名瑶族,6名苗族,7名侗族,1名蒙古族,1名回族,2名穿青人。龙平小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建设、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和美”校园,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合舟共济、和谐发展。
一是推行民族融合教育。利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题开设民族团结活动课,使用的教材有《文明广西》《民族团结》等,每个学期不少11节,让学生了解民族知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俗知晓率达93%。开展各个学科与民族团结教学深度融合,渗透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做到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进校园内师生之间相处和谐,氛围和美。
二是创新载体营造氛围。学校因地制宜设置各类民族特色兴趣班,如竖笛班、声乐班、朗诵班、舞蹈班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如《唱山歌》《苗族竹竿舞》,课间时间播放《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农奴》《回民支队》等爱国主义影片。学校积极开展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如“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学校民族文化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壮族三月三·和谐在梧州”征文活动、主题班会课
— 1 —
等,活动月期间,学校充分利用班级校园文化墙、校园广播、电子屏、走廊展板、园地、黑板报、手抄报展、公众号等载体深度宣传。学校每学期组织各班在班级外墙墙上结合班级特色设计出民族团结进步板报,向各民族的学生宣传各少数民族特点,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学校举行“民族团结进步”黑板报、手抄报、中队课等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民族文化活动室,试穿民族服饰等体验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学校还积极配合上级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如“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美校园 同心筑梦”朗诵比赛活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网络竞赛,“与国同庆 共绘梦想”第一届“民族团结进步杯”插画大赛等,成效显著。
三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权益。每学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排查,对16名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精准扶贫,每个学期补贴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补助每人250元,2019年秋学期至2020年秋学期,共计享受10000元补助,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