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法

2023-01-10 05:5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印度法》,欢迎阅读!
印度
精品文档

第二章 古印度法

古印度法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以及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宗教附属物,缺乏

规范结构体系。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约形成公元前1500600年,用诗歌体裁写成。 吠陀本集共四部:公元前15001000年,早期吠陀 《梨俱吠陀》(赞颂明论)

公元前1000600年,晚期吠陀 《沙摩吠陀》 (歌曲明论) 《耶柔吠陀》(祭祀明论)《阿达婆吠陀》 (巫术咒语汇集)

古印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国有制或国王制为基础 婆罗门教

产生以后,很快发展为国教,成为国家的统治支柱,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婆罗门教的经典成为法律的重要内容,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成为法律重要的内容,婆罗门教祭祀成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婆罗门教最著名的法典是《摩奴法典》 ,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并传播至东南亚及远东地区。

古印度由国王直接控制最高权,如果遇到重大讼事,则国王将亲自或委任一位博学的婆

罗门审理,并由三位精通吠陀的婆罗门做助手。

基本教义是“梵我一如”“业力轮回”前者意为整个宇宙唯一的真我是‘梵’为清静、

离欲;后者指的是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 渊源除了吠陀,还主要有“法经”“法典”两大类

法经主要有:《磐达耶那法经》 湿奴法典》《乔达摩法经》《阿帕斯檀跋法经》 等。

法典主要包括:《摩奴法典》《述祀氏法典》《那罗陀法典》《布里哈斯帕提法典》 佛教

①释迦悉尼创立佛教的同时并与其门徒大力宣传佛教教义。

②佛教经典总称三藏大概基本定型于阿育王在华氏城主持的第三次结集时,其指的是经藏、论藏、律藏。

③中心内容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凡是教徒必须信守戒条。

古印度四大种族姓氏 (另还存在许多杂姓)



1欢迎下载

chì

pánpí


精品文档



姓氏 职业 可娶妻子数 继承者份额

婆罗门(祭司种姓)① 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刹帝利(武士种姓)② 掌握军政大权

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

4①②③④ EG:①娶①②③④四妻子,3②③④ 2③④

①妻之子可得四份,②子可得三份,③可得两份,④得一份。

吠舍(平民种姓)③

首陀罗④ 从事低贱职业,大多数为奴隶 1 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再生

婆罗门认为①是梵天的口中出生,最高贵洁净 ②是梵天的双臂生出来的,最有力量 ③是梵天的腿生出,最为勤奋 ④生于梵天的脚下,最低下肮脏

①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种姓是与姓氏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团,各集团严格实现族内婚,职业世袭。

②逆婚:低等种姓男子和高等种姓女子结婚,是禁止的 顺婚:高等种姓男子和低等种姓女子结婚,是被允许的

长子继承原则: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一切遗产,其他诸子的生活依赖长子。 古代印度的债法

契约关系比较简单,仅有买卖、寄存、借贷、劳务等几种。

当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务时,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属同一种姓或比债权人种姓低,债权

人可以将债务人收为债务奴隶。

古代印度诉讼制度不太发达,许多规则显得简单而原式,主要表现在裁判官获得所谓真实的证言的方式上:1)证人宣誓,若做伪誓,则无论现世或死后都将受神的惩罚;2)以神明裁判来判断证言的真伪(水审、火审、毒审、圣谷审)



2欢迎下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p2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