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产组织,准备情况》,欢迎阅读!
五.生产组织、准备情况
说明改造完成后投入生产前的各项生产技术准过工作,试生产情况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等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 1、 生产组织
本项目贯彻了“边建设、边投产”的原则,提前进行工业、工装设备,在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完备的前提下,由蒲正海总经理担任环保、消防、安全总负责人,副总经理周坤担任环保消防安全直接负责人,车间主任和管理人员担任现场环保、消防、安全直接负责人,把设备调试和和工艺试制结合起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完成马上投产,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做到了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取得经济效益。 2、 生产准备 (1) 人员准备
公司在龙马潭区劳动与就业局得指导和帮助下,在公司培训中心连续举办了三期机加和铸造操作技能培训班,培训了100多名机加操作工人和200名铸造操作工人,经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持上岗证,解决了技改后技术工人严重缺员的问题,为项目实施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2) 技术准备
根据顾客要求,在增加铸造产品品种的基础上,技术中心加快了项目新产品机加工艺、工装的准,新开发夫人产品经过验证和内部确认后,送交顾客进行外部确认,工艺成熟一种就投产一种。
(3) 环保和安全消防准备
在落实“三同时”的基础上,完善了冷却液回收、清洗油回收、洗手油水分离池修建、生活污水处理池修建、吹风系统和除尘系统安装、消防设施安装、冷却水循环系统建设等一系列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和安装,为实现绿色生产、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4) 设备准备 设备的配置,以满足产品加工技术条件为基本原则,合理配置各个不同加工要素工序的设备,使之形成粗精适配、工序能力适配的设备保障体系,形成以引进大船机配件为加工主体的生产体系。
(5) 船检工厂认可准备
由于目标80%以上给中船重工集团配套以后间接出口,而且我们计划下一步直接出口,产品就必须经过外国船东指定的国际船级社检验才有资格配套,我们花大力气、下大功夫,陆续取得了法国(BV)、英国劳氏(LR)、挪威(DNV)、德国劳氏(GL)、中国(CCS)、美国(ABS)、日本(NK)、韩国(KR)等8家世界知名船级社的工厂认可证书,为产品进入国际船舶配套市场拿到了“绿卡”,这在国内同行中是很少见的。 3、 试生产情况
2010年,项目贯彻“边技改、边生产”的原则,机加车间实现总产值417.5万元,比上年新增43.5%,2010年1~5月实现产值250万元,同比又新增50.2%。 六、 技术经济效益情况
说明产品升级换代及新产品开发情况,改造前后产品新增生产能力或企业生产纲领的变化情况,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变化情况,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情况,改造前后的企业经济效益,改造后的环境、社会效益。 1、 市场拓展
公司在此若干年的生产经营中,市场涉及船舶、石化、风电、重汽、军工、铁道和通用机械各个领域,顾客中有中船重工集团下属408厂、461厂、462厂、465厂、466厂、467厂、原405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也不乏GE、tyco、Wartsila、Man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
经过项目实施生产能力提升,已经和英国汉姆沃斯(Hamworthy)船用设备公司、曼恩柴油机公司、瓦锡兰柴油机公司开始了配套合作。 2、 产品开发
经过项目实施,船舶产品铸件品种已经达到2300多种,机加品种从原来的1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500多种,计划年底达到800~1000种。 3、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大部分可与国际接轨,其中大部分间接出口。生产的船用高低速柴油机配套件、甲板与港口机械配套件、艇用机械配套件,在顾客中享有良好信誉,长期以来供不应求。产品经过各国际知名船级社严格检验,与国内外顾客配套。通过技改,不仅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综合成本、人员素质、节能降耗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4、 经济社会效益
经过技改,企业比2009年不含税销售收额新增48%,上缴税金新增了72.4%,实现利润新增328.3%。与此同时,还未当地提供了220多个就业岗位。
七、技术改造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1、技改经验 (1)实践证明,“边技改,边生产”,能当年投资、当年见效,这是好办法。 (2)技改的同时,系统地做好相关各项准备工作,消除“瓶颈”,及时投入生产,使技改的效果能尽快实现。 2、存在问题
竞拍购买的地块太小,按照企业平均发展速度,最多三年又得另谋新址进行技改。
八、总结评价
是否达到项目标志性目标等总体情况概述。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振兴政策、鼓励类产业政策、西部大开发支持产业、国家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政策的支持范围,符合省、市、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 本项目建设完成建筑面积7625平方米,新建机加工车间一个和办公楼一栋,新置各种设备74台套,形成了年加工精密铸件约5000吨的生产能力,完成了各项预期技改任务。
经过技改,公司机加生产规模成倍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2010年,全公司销售收入5674万元、上缴税金和利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区委区政府授予公司“纳税大户”称号。
四川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1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h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