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2023-01-10 12: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欢迎阅读!
公民,途径,道德,加强,方法
浅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内涵,着力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道德建设日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公民道德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足,道德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一定要立足于这个实际,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途径办法,努力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推进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笔者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要坚持贯穿性,将道德建设贯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两大任务:一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二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道德建设有关要求纳入国民教育整体规划,渗透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个层面。大力倡导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以培育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把道德建设与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涵,做到思想道德建设与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机统一,以文明创建带动道德建设,以道德建设提升文明创建内涵。 (二)要重视融入性,将道德建设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正确的道德理念,只有被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深入推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道德要求为广大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首先,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各类宣传教育中。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公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其次,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各项文化服务活动中。用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生动形象地予以表现,使广大群众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鼓舞和启迪;再次,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社会环境建设中。通过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群众居住环境,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得到升华。最后,要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为民办实事过程中。注意发现解决群众最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思想问题得到化解,根本利益得到满足,思想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要区分层次性,实现道德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对象的差异性,做到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循序渐进。就现存的道德现象而言,既存在着一些损人利已、损公肥私的利已主义的消极思想观念,又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共存、公私兼顾的道德观念,还存在着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这些多样性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觉悟形成了层次复杂的社会群体。因此,在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具体教育对象时,要注意区分这些社会人群的差别性,体现出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在道德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身份、认知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区别出不同人的不同道德要求,在鼓励先进的同时,注意照顾多数,既注意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作用,又不强加于、苛求于普通群众,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沿着道德阶梯,逐


步地向上攀登。只有这样,把对先进分子的先进性要求与对不同层次群众的广泛性要求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收到更大的实效。 ()要突出长效性,努力建立健全深化道德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

道德建设涉及到人们道德品质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成效的显现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在这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的因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个煤炭企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长期规划、动态分析、效果反馈、检查考核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些体制和机制是科学合理、符合道德建设规律的,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在道德建设成效显著的地方,必然是领导重视、机制健全、社会各方面合力形成良好的地方。要继续把握公民道德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系统性要求,将公民道德建置身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从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长期有效发展。进一步重视发挥各级党委在道德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各尽其责、分工协作、依靠职工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强调道德建设常态化意识,制定科学规划,做到道德建设长期有规划,近期有目标,短期有重点,逐步健全群众参与、考核评价、表彰激励、组织保障科学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公民道德建设与各方面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模式,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基层单位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充分体现道德建设的相关要求,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关注伦理道德、利益调节与思想引导,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统一起来,确保社会各种活动有正确的道德维度,使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1x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