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8 论教养》优质教案_5

2023-05-03 18:4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 8 论教养》优质教案_5》,欢迎阅读!
上册,教养,人教,教案,语文
《论教养》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不过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循着教养——风度——优雅举止这个线索娓娓道来,富有现实意义。主线明晰,从教养来自何处,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作者举例的生活现象具体而又有普遍性,所发的议论切中事理的本质,极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实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

学情分析:

因为现有阶段教材使用版本不同,我校部编版教材仅有七、八两个年级在使用,所以在授课时,我所教学的班级是七年级的学生。年级的学生对于议论文只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于分析中心论点,深入探究文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还存有一定的问题。《论教养》一文的语言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在自读时,对内容的理解并不难,但是要想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概括作者的中心论点,还存有一定的问题。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书上已经给了部分旁批,设置了几个较基础的问题,课后也给了详细的阅读提示。所以在梳理文章内容时,我主要采用质疑法和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尽量自己理解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同时,“教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热门话题,能够通过发散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教养问题,加深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认知,同时实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学设想: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书上已经给了部分旁批,设置了几个较基础的问题,课后也给了较详细的阅读提示。所以对于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探究思考,我主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自主探究合作、质疑答疑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本文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利用现有教材内容,启发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通过微课教学进一步掌握补充事实论据的语言表述要求,试着对本文的观点实行论据的补充,将阅读训练与写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阅读提示”和课文批注,自主阅读课文,领悟作者基本观点及行文思路,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体会“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3.细心观察生活,掌握从身边实例中提取素材对议论文实行事实论据补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结合课后“阅读提示”和课文批注,自主阅读课文,领悟作者基本观点及行文思路,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体会“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难点:

1.领悟作者基本观点及行文思路。

2.掌握从身边实例中提取素材对议论文实行事实论据补充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质疑、微课教学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正字音

恪守(kè) 汲取(jí) 扭捏(niē) 箴言(zhēn) 矫揉造作(jiǎo) 大发雷霆(tíng) 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词语解释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3.补全思维导图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分论点

议论文三要素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比喻论证 (证明论点的方法) 理论 二、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议论文《论教养》是由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利哈乔夫所作,本文选自他写给青少年的一本《善与美书简》,作者想通过此书给予青年人一些忠告。而本文提到的“教养”也是时下的热门话题,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论教养》 三、自主阅读,探究合作

1.自由朗读全文,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 ①思考旁批所提出的问题。

②结合旁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明确中心论点。 ③找出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实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教养”与“优雅风度”的关系:

明确:教养是优雅风度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中心论点:

明确: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论证方法及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分析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e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