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欢迎阅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营造优良于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营造优良于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新时代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功能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组织各类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从广义上理解,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内容主要是教育指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同时包括校园德育管理和文化艺术活动。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传统精神、校风学风等内容,它体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校独有的人文精神。他具有以下功能:①育人导向功能。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到广大的师生员工去追求阵、善、美,促使师生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现代意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②渗透和熏陶功能。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人们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③管理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聚集着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及制度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广泛的约束力。④传承、融合、创新文化的功能。正式这种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使校园文化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成为了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甚至决定这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
二、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同样是注重人的精神因素的作用,都力图在校园形成一种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凝聚
力,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才,但是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校园文化侧重以学校自身作为凝聚核心,以学校的未来作为凝聚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以全体师生和整个学校的利益为凝聚核心,以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凝聚目标。其次,两者侧重点不同。他们都强调人的精神领域,都倡导社会注意创新精神、集体注意精神,但校园文化侧重于思想、意识、行为、观念、制度一级情感领域等多方面的和谐共进,落脚点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是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名族精神去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带有较强的政治意图和思想上的上层建设色彩。
2、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互补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政治上的安定、稳妥和思想上的团结、和谐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前提,高效校园文化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党的方针。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累计的复杂过程,随着时代的前进,校园文化要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批判的继承,对各种外来文化也要用审视的态度,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鉴别。在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不是文化意识转化为相应行为的问题,而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和有效促进。其次,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艺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文化是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为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理念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不断作用于全校师生员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三、扎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为了坚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需要发挥高校活动予以支持和指导,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需要发挥“两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当前校园文化所出现的问题,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生,进行深入透彻的评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现象。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文化活动之中。它发挥着引导人、充实人、熏陶人、影响人、鞭策人、激励人的重要教育作用,其落脚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一切为了大学生,为了一切大学生和为了大学生一切为宗旨。努力创造适应大学生和谐环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建设浓郁的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Y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