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总爱动别人的东西怎么办》,欢迎阅读!
孩子总爱动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很多小孩子也是这样的。
更正小孩子的行为,作为家长需要有极大的耐性和克制度,即:1.耐性就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啊,江山易改,性情难易,正是基于此,更要有耐心纠正过来,否则越来越大更不好办。 2.家长自己不能因为纠正的次数多,见效慢,就方法简单直接加粗暴了,也就是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第一,你可以尝试和孩子对她的行为进行沟通,了解她老是喜欢别人的东西是出于什么因素,下意识,羡慕,还是占有心里,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当然也有可能谈一次两次,或者三次四次,都不一定能谈出原因来,因为毕竟是小孩子,但沟通还是必要的。当然在谈的时候,你先不要直接给她提出来,你这个行为是错的,你可以先问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之类的,然后再针对她的回答,进行对错的纠正,也就是从观念上进行纠正。要不断的有耐心的进行。我冒昧估计,你的孩子可能是占有心里,就是我要占有别人有的。
第二,有些小孩子对于一个事物从新鲜感兴趣到无味不感兴趣,间隔时间会很短,这个也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情,但也需要重视,就是逐步培养孩子对于一个事物的兴趣、持续的兴趣等等,比如画画,乐器等等。她对橡皮等关注时间短,很正常,毕竟只是一个橡皮而已,需要纠正的是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还是先沟通,后纠正教育。逐步把她对橡皮等小事物的兴趣关注度上,转移到对一些可持续时间长的比橡皮更重要的事物的关注上,比如画画,观察动植物,写写动植物日记,采集不同季节的不同植物的标本上,这些即有实物又持久。培养兴趣也得因人而异,也就是因自己的条件情况、孩子的情况而定,也可以选择养小动物。最主要是拿出耐性进行培养,不论是哪种兴趣。
第三,“就剁她的小手或告诉老师,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之类的,可以说,但要少说,因为小孩子再次犯错,家长也不可能真的去剁手等等,时间一长,这么说的次数一多,孩子肯定感觉出这全部都是吓唬,爸爸妈妈反正也不会怎样,那么就完全不会起作用,效果会大打折扣。你可以尝试,某次犯错,让她写一个检讨加保证书,如果再犯可以适当惩罚,比如减少零食,少买玩具,减少去肯德基的次数,再者更重要的是,进行惩罚时候,全家要事前通气保持一致,否则,妈妈惩罚,爸爸不支持,爷爷奶奶偷着给买,问题就更严重了,一定要有“统一战线”。而且惩罚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也就是听孩子说究竟是为什么又犯了,然后给她看她自己写的保证书后,再行惩罚。当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或者是孩子的“狡辩解释”,而心软,否则又是前功尽弃。当然如果真的是事出有因,而且确实不是有意为之,也不必强行进行惩罚,但一定要让她知道为什么不惩罚,还是从观念上一定要不断的让她竖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原谅,什么不能原谅等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很大,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长期的纠正培养的过程。家长必须有信心、耐性,每一次或者大多数做到,沟通、分析、针对做出行动,也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成功。有一条:“攻心为上”,一定要先纠正思想和心里。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也许才是唯一可以借鉴的。
对于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在她们眼里,父母是最亲近的人了,所以我们更需要拿出自己全部的耐性和克制力,去对待我们自己的孩子,千万不可简单化。确实有不少孩子是树大
自然直,但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大了自然直,不管怎样,至少培养孩子的观念还是必要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M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