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明医改》,欢迎阅读!

政策制定确实需要考虑医药企业的发展,但考虑的是行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这里我需要详细和你说明一下,我确信我不会说“在制定医改政策的同时,决不能将医药企业的需求排除在外”,因为我本身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我的视角是站在对政府行为模式的把握上。
我的想法准确地表述如下:1.中国目前在医院销售的药品中,有一部分临床上没有什么疗效,业内的说法为“安全无效药”。它们唯一的功效就是给医院返利给医生回扣,也就是变相实现医院医生的垄断利润的工具罢了。2.还有一部分药品临床有效,但是要么生产企业严重缺乏效率、要么质量不稳定不可靠,这些药品和药企本该通过医药行业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被淘汰掉的,但因为政府集中招标政策给地方政府了一个强有力的地方保护工具,加之这些药企也能够通过地方关系给医院返利给医生回扣从而能够长期生存下来。这就是二十多年了中国的医药企业始终是五千家左右,始终处于“多、散、小、乱”格局,始终无法实现市场集中的原因。所以从道理上讲,上述两类药品及其生产企业都应该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被淘汰掉。
医药企业优胜劣汰的两种方式:政府主导VS市场竞争
淘汰上述这些药品和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筛选也就是政府主导模式,恰恰正是这种模式导致了医药产业“多散小乱”的格局。因为当政府掌握了利用行政手段筛选企业的权力时,他们也就拥有了利用这个权力进行地方保护以及寻租的手段。上述两类企业尤其是第二类落
后药企之所以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正是地方政府利用政府集中招标、行政定价及行政命令本地医院必须采购本地企业药品(必须选择本地配送企业)等行政手段进行地方保护的结果。三明医改可以不考虑保护本地医药企业(就业、税收、GDP),因为三明这个地级市没有多少医药产业,但是福建省政府不可能不对当地企业进行地方保护,同样,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哪个省市政府都会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地方保护,也就是说正是政府主导模式赋予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省一级政府进行地方保护的权力和手段。三明医改模式意图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之矛戳穿政府的地方保护之盾,怎么可能?
中国之所以出现省际间市场分割(中国省际市场壁垒要高于欧盟成员国国家之间的市场壁垒),原因就在这里。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政府干预权力越大的产品,政府采购或者政府干预采购比重越大的产品,地方国有部门公有机构采购比重越大的产品,往往地方保护越严重,该产业“多散小乱”格局就越严重,地方性落后企业就越能够生存下来。而政府部门及部分大权在握的官员利用行政管制权力和不良药企勾结进行寻租,是上述两类药品企业尤其是第一类药品大行其道的原因,可以说每一个临床“安全无效”的高价药后面都有官商勾结的影子,这些安全无效的高毛利药品正是通过政府集中招标进入地方中标药品目录并大卖特卖的。。
所以,三明可以雷厉风行地砍掉一百多个高毛利药品,问题是其他掌握了药品进入本地市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主政官员也会这样干吗?其实,业内包括医院院长和医生,也包括招标部门都非常清楚这些高毛利药品的真相,这些高毛利药品之所以能够进入各省市的中标目录并大卖特卖,正是我们上面说到的原因使然。三明医改不可复制之处就在于,它完全依赖于三明出现了一位不仅熟悉药品猫腻而且不利用手中权力寻租的廉能官员且当地也没有多少医药产业需要地方保护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上,三明医改主政者是位王安石式的人物,这一点根本不可复制。
行政权力干预医药市场竞争的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y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