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

2023-03-03 00: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欢迎阅读!
五年制,课程设置,学前教育,对策,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

作者:安惠敏 蔡桂金

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5

要: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整体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评价体系三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一、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课时安排不科学

就目前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纵观一到四年级课程,我们发现,这四年的课程安排都较注重理论课程,轻实践类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幼儿园了解的需求,并且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都较专业化,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幼儿舞蹈、儿童简笔画等技能课,对于难以理解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热情不高。 从各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及课时安排来看,一些文化课贯穿四年始终,而专业课最多的也就开设一年,有几门课甚至是开一个学期,课程设置的比例明显失调,专业、职业素养培养不够。

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课程,初步统计不计活动课共计4140学时,而书法只有36学时,仅在一年级开设;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共计36学时,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手工制作、舞蹈创编、即兴伴奏各计72学时,在四年级开设。其他课程如童话故事、童谣等一些实用课程作为活动课开设的,每月轮班进行教学,各年级开设不均匀,时间太短。根据2010年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书法、幼儿游戏设计与创编、幼儿舞蹈创编、儿歌弹唱及童话故事这些内容在实际工作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很明显,这些课程在课时分配上是不科学的。 2.课程内容陈旧,专业理论知识偏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每一门课程总是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轻整体优化;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基础,轻应用课程内容虽然很多,但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方法完全融入其中,尤其没有把幼儿教育新理念、各领域的新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同时,专业理论知识偏深,教育实践环节不受重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实践技能差,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笔者从教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原则上来讲,应是在学生学完各科教学法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开设的课程。目前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设置各科教学法,而直接开设这门课,相应地将各科教学法的任务也落在一个人身上,这必将影响教学的效果。

3.课程评价方法单一,以考试、考查为主要形式,注重结果,以知识把握为主,能力突出不够

目前,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和专业基础课仍实行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专业技能课以期末考查的形式考试,都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没有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机制。学生学与不学、考与不考、成绩合格与不合格没有太大的区别,与毕业证的取得也没有直接联系。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学院的办学声誉。

二、优化初中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1.课程结构方面:以学科特点为依据,适当调整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和实用性原则安排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在课程结构上,可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拓展课(可把活动课改为专业拓展课)。公共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夯实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主要课程包括:语数英、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形成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课程括:三学六法、幼儿教育理学幼儿管理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等;专业技能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幼儿艺术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艺术修养,主要课程包括:乐理、声乐、键盘、舞蹈、美术、儿歌伴奏、幼儿英语语、幼儿舞蹈创编、手工制作等;专业拓展课旨在满足学生培养特长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要课程包括:儿歌、童话故事、简笔画等。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模块课程间的设置比例,比如在一、二年级,可增加公共基础课和技能基础课的设置比例,如英语、乐理试唱等,三、四年级可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比例,增加一些实用性强、能为就业直接服务的课程设置比例,如儿歌伴奏、幼儿蹈创编、手工制作等。同时,为一至四年级所有学生提供开放的专业拓展课选修机会,学生每学期可选择23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拓展课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幼儿教师。

此外,在专业课程中学校可适当开设当前幼儿园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课程,如蒙氏教育、亲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 2.课程内容方面,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适当整合理论课程,增强课程实用性

首先,各科教师要及时根据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加强专业指向性,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教育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在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可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特别是幼儿园实用英语学习和训练。其次,对于在专业基础课当中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最后,对于专业技能课,教师可适当调整理论学习与技能练习的时间比例,尤其在三、四年级,在内容安排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键盘课,可让学生专攻儿歌伴奏;美术课,可让学生专攻简笔画和儿童主题画创作;声乐课,可让学生专攻试唱;舞蹈课,除让学生坚持练习基本功外,可让学生专攻幼儿舞蹈创编等。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课程评价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加强过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

笔者认为,对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可采用课堂提问与作业(平时成绩50%+考试(期末成绩50%)的方式进行考试。对于专业技能课可采用平时考查(70%+期末考查(30%)的方式进行考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实践环节和专业技能课中的各门课程,教师都应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标准,制订实施计划,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教育实践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日常学习和训练。每位学生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都要对照考核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院应对每学期考试、考查不合格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补考,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如在四年中学生有四科挂科补考仍不及格的,学院可考虑延发毕业证书。这样一来,通过奖优罚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幼儿育:教育科学20111/24.

[2]田晓莅.关于优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化学院学报,20103.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原泊头师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r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