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如何当好教研组长》有感》,欢迎阅读!

读《如何当好教研组长》有感
读《如何当好教研组长》有感
本学期在园长顾老师的推荐下,我参与了幼儿园业务工作的管理。由于自己新上任,对于管理业务和师训工作毫无头绪。于是顾老师推荐由虹口区资深的教研员崔兰老师,携同她的教研专业团队共同撰写的《如何当好教研组长》的这本书给我。我就利用在家空余时间细细品味整本书。
通过《如何当好教研组长》一书的阅读,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研的动力是我的需要+您的需要+孩子的需要。一个教研组必须要有一个称职的教研组长组织、引领和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应根据教师的需求与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真正关注教师的困惑,解决教师的困惑,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让我认识到如何让教研组长做得称职,作为业务主管必须要去分析解剖教研组长的职责。
一、教研组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教研活动要有“研”的氛围,计划的制定是关键,一份好的计划包括实事求是的现状分析,明确的指导思想,有操作性的目标,相应的实施方法,以及可测的目标达成度。教研组长在第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请教师充分讨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教务工作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并保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实施。
“凡事预则立”。在制定计划时,把握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找寻到有价值的研讨话题,即教研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症结”,如教研工作中的理论匮乏、认识偏差、行为脱节等。二是对症下药,计划中的这一部分要清楚地呈现:做什么?怎么做?三是过程管理。对教研组的活动整体安排,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排定日程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如何参与教学研讨过程。
计划的制定需要不断的思考:制定的计划应该是结合实际的,否则它只是一张写满字的废纸,毫无意义和价值;制定的计划应该是逐层推进的,能真实地记录下学校教研活动的进展轨迹;制定的计划应
该是可操作的,老师要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并鼓励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落实。
二、教研组长要提高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学习的有效性,才能率先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很多时候的业务学习、研讨,都是泛泛而论,会上头头是道,会下一片茫然,理论没有成为行为的支撑,行为没有成为理论的落实。
活动之前要确定活动的主题,根据主题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书籍或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准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对一些解决问题起关键性指导作用的文章摘要学习,请有经验的老师结合学习内容讲述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一个个理念转化为鲜活事例。在学习理论、听了他人经验之后,再开展思考讨论。针对具体的某一问题,去定位、分析、解决,大家这时会自动在学习的理论中找寻答案,运用到教研的讨论中去。经过激烈的辩解、讨论后,总结教师中的观点,整理成活动的成果推广运用。
三、教研组长要做好对教师的专业引领
教研组长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组织者与带头人,教研组长也是第一线教师,是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枢纽,要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切实提高教研组的学科质量,同时应做好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工作,让教师主动积极参与课改。
作为教研组长,要学在前,思在前,行在前。学在前就是要从理论上不断地充实自己。应当具备一定的概括提炼能力。思在前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思考实施中的合理性,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
在共同的学习、探讨、实践中与大家交流,达成共识。行在前就是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的任务,为教师提供榜样。
作为教研组长,要与组内老师团结协作。要大家心往一处想,让教研成为每位老师的内在需要,就要增强教研活动的吸引力,扩展教师成长的空间。教研组长把自己置身于教研组中,与教研组互动,与教师互动,在不同的场合、活动中为大家提供切实有效的援助。在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g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