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 二十八

2022-08-21 11:42: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诗三十首 二十八》,欢迎阅读!
十首,二十八
论诗三十首 二十八

元好问 〔金朝〕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赏析

这首诗评论江西诗派。宋人是推崇学习杜甫的,李商隐的能得杜甫遗意,学杜要先学李商隐,宋人早具有此说法。在元好问看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虽然标榜学杜,但并未抓住杜诗的真髓,而专在文字、对偶、典故、音韵等形式上模拟因袭,结果既未学到杜诗的古朴风雅得真谛,也完全失去了李商隐的精美纯厚的风格因此他明确表示,不愿与江西诗派为伍,不愿拾江西诗派的牙唾。

但是,这里元好问对于黄庭坚的态度怎样呢,关键是字的理解。教材P285注释57解释为岂能。也有不同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周振甫、冀勤编注钱钟书《谈艺录》的《〈谈艺录〉读本》中鉴赏论第七

《谈艺录》(七)元好问论黄庭坚诗解:遗山诗中字,宁可之意,岂肯之意。如作岂肯解,则难将也,全失也,宁下也,未作也,四句皆反对之词,偏面复出,索然无味。作宁可解,适在第三句,起承而转,将合先开,欲收故纵,神采始出。其意若曰:涪翁虽难亲少陵之古雅,全失玉溪之精纯,然较之其门下江西派作者,则吾宁推涪翁,而未屑为江西派也:是欲抬山谷高出于其弟子。然则江西派究何如。乃紧接下一绝曰: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盖举后山以概其余西江诗人,此外比诸郐下,不须品题。遂系以自述一首,而《论诗绝句》终焉。《遗山集》中于东坡颇推崇,《杜诗学引》称述其父言: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而《论诗绝句》伤严寡恩如彼,倘亦春秋备责贤者之意。遗山所深恶痛绝,则为江西派,合之《中州集自题》绝句,更彰彰可见。(153页)

《〈谈艺录〉读本》注解:这一则讲元好问《论诗》中论黄庭坚的诗: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钱先生先抓住字来讲,认为宁可,即宁可向黄庭坚拜倒,不作江西诗派中人。即把黄庭坚突出于江言诗派以外,认为黄庭坚还是可取的。虽然黄庭坚的诗不如杜甫诗的古雅,全失李商隐诗的精纯,但还是好的。元好问为什么要向黄庭坚下拜,在《论诗》里没有说。《论诗》说的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称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但黄庭坚论诗并不主张,因此这跟黄庭坚无关。又说: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这是批评陈师道作诗时,闭门苦思。即把陈师道代表江西诗派,贬低陈师道即贬低江西诗派。钱先生又引元好问《杜诗学引》称近世唯山谷最知子美朱弁《风月堂诗话》:山谷以昆体工夫,到老杜浑成地步。元好问宁下涪翁拜可能就为了这点。所以他的诗里就称杜甫的古雅,李商隐的精纯,认为黄庭坚都不及。虽不及,但他以昆体工夫,到老杜混成地步,所用的工夫还是好的,所以还推重他吧。

元好问


元好(o)问(1190810125710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N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