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前书写活动对幼儿书写技能的影响》,欢迎阅读!

幼儿前书写活动对幼儿书写技能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3-005-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关于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大多研究都指出了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创造阅读环境、亲子阅读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但对早期书写方面的关注度较少,有人认为书写即是识、写字,儿童进入小学后自然会系统地学习,学前阶段不需要类似的训练。实际上,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具有游戏性、图画性、兴趣性、过程性、经验性等特征,与小学的书写、识字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前书写的涵义及其特点
前书写是指学龄前儿童以笔墨纸张以及其他书写替代物为工具,通过画图和涂写,运用图画、图形、文字及其符号,表达信息、传递信息,与周围的同伴和成人分享、交流其思想、情感和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前书写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书写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书写经验,锻炼幼儿精细运动技能及培养幼儿用书写来表达想法和情感。幼儿前书写具有以下特征: 1.游戏性
游戏性是幼儿前书写活动最主要、最重要的特征。幼儿的书写活动是在涂涂、写写、画画中进行的,大多数幼儿在18个月时就能拿起笔在纸上乱写、乱涂、乱画。幼儿正是在涂涂画画的自主游戏中,在笔走迷宫、情境添画等游戏行为中体验着自由绘画和书写的愉悦,发展着书写的技能。 2.图画性
前书写活动是以绘画和涂画为主、以文字书写为辅为主要特征的,因为幼儿只有在其绘画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真正具备文字书写所需的条件。幼儿的前书写一般从涂鸦开始,之后经过模仿文字的线条、随意的字符及自创的字符、汉字,才能开始规范的文字书写,因此,幼儿的书写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3.兴趣性
《 纲要 》将促进幼儿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放在了知识、能力方面之前,更侧重于幼儿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中幼儿的主体性,而前书写活动主要在于引发幼儿对书写活动的兴趣,重在引起幼儿对书写的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保持并发展这种兴趣,而不同于正式书写活动对书写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的严格要求。 4.过程性
前书写活动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幼儿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自主进行绘画书写活动的过程,而不在于书写了多少数字、字母、字词,以及写得好不好等的结果。只有在绘画书写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幼儿内在的书写兴趣、爱好等积极的情感,幼儿才能获得由涂涂画画产生的愉悦、自信、成功的体验与感受。这与正式书写活动强调书写的结果、质量和效益有着很大的不同。 5.经验性
前书写活动除了引发幼儿对书写的兴趣,还将帮助幼儿由此获取有关的书写经验,例如认识书写工具、书写动作、姿态和书写结果的关系,知道并了解一些粗浅的书写常识,感受图画
文字的视觉、审美效果和代表的意义,进而产生相应的体验,并从绘画书写中获得初步的审美感知,而不同于正式书写活动偏重强调书写的概念。 二、当前对幼儿前书写的误区 1.反对学前儿童进行书写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书写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技能,对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注意力、思维等综合要求较高的活动,需要在手、脑、眼的高度协同作用下,将各种笔划组合成文字,这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太困难。另一类观点认为,幼儿阶段的主要语言发展任务是口语,幼儿园没有必要完成小学阶段的写字阅读任务,幼儿园学了写字,到小学还要从头学,这是一种浪费。持以上观点的人误将前书写看作是前识字教育,前书写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涂涂写写画画的书写经验,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运笔和书写姿势等,除此之外,学前时期的书写活动应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更注重书写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其周围的文字、图表产生浓厚的兴趣,若在此时错失让幼儿书写的机会,将阻碍幼儿掌握书面语言,不利于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 2.将幼儿书写小学化
有研究指出,一些教育者把幼儿读写教育归结为识字和写字,将识字量和写字量作为衡量幼儿读写水平的主要指标,幼儿进行前书写活动的内容是重复机械的汉字书写、数字书写、笔画笔顺书写,绘画书写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成人规定和要求的描红和临贴,即在规定的格子里进行画、描、临、写。还有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将幼儿识字和写字作为智力开发和幼小衔接的主要手段。
幼儿园将前书写活动小学化、机械化和唯技能的教育模式,违背了幼儿读写发展规律,枯燥的内容与形式容易削弱幼儿对书写的兴趣。幼儿由于其精细动作技能发展不完全,画图和写字超出线条框格之外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学习理解文字的功能和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强调书写的字型结构、笔画笔顺等规范性的小学式教育。 这两种误区都是把前书写活动看作是前识字教育的表现。教育者应理解前书写的目的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幼儿初步书写的信心,画他们想画的画,写想写的字,既不错过幼儿理解文字的敏感期,也不将书写活动当做是识字活动。 三、前书写活动的教育原则 1.将读与写视为一个整体
读和写是一个相互关联发展的统一整体,并不是先学习阅读,再学习书写。幼儿的读写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书写者通过建构文字而建构意义,阅读者则通过建构被预期的意义而建构文字,因此阅读与书写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前图书阅读经验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为前书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书写素材,并使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和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脱离阅读而进行单独的书写教学,既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也无法有效地使儿童体验到用书写来表达意义的乐趣。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书写 当代兴起的"读写萌发"理念,认为幼儿学习书写和学习口语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接收文字刺激,并主动地进行假设、验证,发明和建构与文字有关的读写知识,从而自然地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读写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幼儿在此过程中寻求文字使用的意义。幼儿必须在有意义的环境中使用语言和文字,才能真正学习写字。 3.重视绘画对书写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N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