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毒药

2022-12-27 13:5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种毒药》,欢迎阅读!
毒药
1断肠草



或许不少人对断肠草的印象来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 在小说中,主人公杨过曾经中了情花之毒,后来用断肠草解了情花之毒。 在现实中,并没有情花这种植物,而断肠草的确有。无论是在正规的中医药词典里,还是在民间传闻中,断肠草都不是指一种草药。 在传统的中医药里面,有很多异物同名的现象存在。在古代, 人们往往把服用以后能对 人体产生胃肠道强烈毒副反应的草药都叫作断肠草。 根据现有的资料“断肠草”至少是 10 种以上中药材或植物的名称,而非专指某一种草药。在 10 多种断肠草中, 名气最大、毒 性最强的要数葫蔓藤, 黄光毒害龙利源而在火锅中投入的也是这种草药。葫蔓藤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整个植株都有毒, 毒性最强的是叶片,成人吞食少量几片就可能致命。在误食葫蔓藤的中毒初期, 人可能会感到咽喉灼烧、呕吐、腹部剧痛,就好像是肠子被斩断了, 其实是毒素葫蔓藤碱起作用了。 它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抑制剂, 会抑制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 中毒后的心跳和呼吸会逐渐减缓, 肌肉也逐渐失去控制并因此失去语言能力, 最终因为呼 吸系统麻痹死亡, 其间中毒者的意识还是清醒的。 毒性发作后干渴难耐, 喝水只会加重毒性的在消化系统的蔓延。 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让中毒者把葫蔓藤呕吐出来, 最终将延误治疗时机而身亡。 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炭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2鸩酒

唐朝语言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释》中写道:“鸩鸟黑身赤目,食蝮蛇野葛,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 ”从这段叙述可以看出, 古人认为鸩鸟的羽毛有剧毒, 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然而,经生物学家考证, 无论是历史是现实中都没有什么鸟的羽毛是有剧毒的。古文记载的鸩鸟可能是一种什么鸟呢? 生物学家认为,鸩可能是食蛇鹰。 这种鹰无论什么蛇都吃,毒蛇也敢吃。 既然鸩比毒蛇还厉害,古人就想当然地认为鸩是一种剧毒动物了。 实际上,食蛇鹰无论是羽毛还是肉体都是无毒的。 既然鸩本身无毒,那么古代文献中描述的鸩酒是怎么毒死人的呢? 古人是以其他毒药下到酒里来把人毒死,往往有乌头、毒箭木、毒芹汁等。 调制鸩酒还是一门技术活,催生“鸩者”这个专门的职业毒酒师。 古代用毒酒杀人的案例很多, 因此它被排在断肠草之后成为第二大毒药。

3砒霜

在现代社会 知名度最高的传统毒药大概要数砒霜了, 因为许多古装影视剧中犯罪分子下毒所使用的毒药都是砒霜。 最有名的案例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投毒案,她为了和西门庆做长久夫妻, 就用砒霜杀害了亲夫武大郎。 现代的各种投毒案中, 传统毒药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也是砒霜, 它被犯罪分子所使用的频率仅次于农药、 鼠药等现代合成毒药。 霜是一种矿物毒药,是中国古代炼丹术士炼取所谓长生不老丹药的副产品。 它的化学名称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白色粉末状药物,外形很像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 急性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 长期少量摄入砒霜会导致慢性中毒,消化系统和肝肾受损,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还会导致肺癌和皮肤癌。 砒霜中毒后难以解毒, 一般是用催吐药和泻药令中毒者呕吐出残留在肠胃里的砒霜。 4鹤顶红



自古以来, 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 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 ,便会置人于死地,无可救药。 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 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


鹤顶红。 大臣们也都置鹤顶红于朝珠中,以便急难时服以自尽。 在武侠小说中, 武林中人常用这种剧毒之物来施展其下毒的高超本领。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有人曾经做过试验, 在小动物的食物中加入了丹顶鹤的“丹顶”的细屑。 动物们吃了以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 这至少说明了 “丹顶”并没有剧毒。 那么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到底是什么物质呢? 其实这些东西不是动物学毒药, 而是矿物性毒药,和砒霜是同一类毒药,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 不过砒霜是白色粉末,而鹤顶红是红色晶体或粉末,又叫红矾。 顶红中的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 可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 使人体器官缺少能量供应而死亡

5箭毒木

箭毒木是一种树, 其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停搏,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见血封喉” 古人常用它涂抹箭头,它也因此而得名。 箭毒木的毒液进入人体会导致中毒, 主要症状有肌肉松弛、心跳减缓,最后心跳停止而死亡。 箭毒木毒性发作很快,中毒后 20 分钟至 2 小时内死亡,往往来不及抢救。 如果乳汁溅至眼里,眼睛马上也会失明。 人和动物若被涂有毒汁的利器刺伤, 也可能中毒身亡。箭毒木也被称为毒木之王,原产东南亚, 在我国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海 1000 米以下的常绿林中也能找到,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 当地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将箭毒木的枝叶、树皮等捣烂取其汁液涂在箭头,射猎野兽。 说, 凡被射中的野兽,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的就必死无疑, 当地人称为“七上八下九不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M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