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不良行为矫正案例5种》,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不良行为矫正案例5种
作者:彭 云
来源:《早期教育(家庭版)》2007年第08期
1 难为情的妮妮
妮妮今年3岁,聪明漂亮、活泼爱动。最近,妈妈发现她在睡觉之前时有一些异常行为:俩腿交叉摩擦会阴部,扯着被角在两腿之间来回蹭,一会儿满头大汗,呼吸加快,全身特别是大腿、小腿肌肉及双脚绷紧,之后呼吸变慢,放松下来,脸上浮现舒适和轻松的表情。妈妈发现了并屡次纠正,可是,妮妮的异常行为仍时有发生,真让人难为情!
诊断:幼儿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不应视为“手淫”,它和“吮吸手指”等同属于一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医学上称作“儿童擦腿综合征”。此症多见于儿童,男童女童皆有,常发生在入睡前、睡醒后或独自玩耍时,发作时伴有快感。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在儿童中虽然并不普遍,但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今后的生理、心理发育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在成年后会导致性心理障碍,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矫正方法:1.家长对患儿要冷静对待,不能简单地视孩子为“不正经”。发现孩子正在动作时,家长最好以其他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立即予以终止、纠正,切记不可对孩子责怪、打骂、羞辱、讥讽,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2.查明生理心理诱因,给予治疗,便于根除不良习惯。如:女童外阴黏膜轻微损伤、外阴湿疹引起瘙痒,男童包茎、包皮炎,以及幼儿患蛲虫病引起的瘙痒或由于情绪过度紧张、焦虑等。3.衣裤、被褥不可太厚、太紧,每晚睡觉前安排体力活动,使之疲劳后易入睡,睡醒后立即穿衣起床,避免发作。4.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清洁阴部,保持阴部清洁、干燥。5.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一旦养成,往往难以纠正,重要的是预防: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使其生活丰富多彩,以免幼儿因寂寞而去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特别是大人对男孩不应抚弄其生殖器逗乐。
2 口吃的涛涛
6岁的涛涛,有点内向,每当说话时,总是说不连贯,有时候挤眼、歪嘴,好不容易才能挤出一个字来,妈妈越是提醒他,他越“结巴”,他自己也非常着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诊断: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口吃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它的发生并非是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而是与心理状态有关,越怕口吃越口吃。患儿大多自卑、羞怯、不合群或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发病率约占儿童的1%~2%,男童多于女童。
矫正方法:2岁~5岁的幼儿,语言和心理发展迅速,但语言功能尚未成熟,不善选择词汇,说话时常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一般到上小学前,就口齿流利了,这种现象称为“发育性口吃不流利”。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吃现象:1.从解除幼儿紧张心理入手,避免孩子被嘲笑和模仿。2.家长不要当众议论幼儿异常行为,更不要强迫他们把话说完整,对孩子进行过分矫正。这样,反而加重心理障碍。3.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幼儿自信心,以平和轻柔、从容缓慢的语调感染幼儿,使其在放松的状态下与人交流。4.可以多练习朗诵唱歌,让幼儿不去注意自己是否又“结巴”了。
3 尿床的翰翰
清晨,翰翰呆坐在床上,床单湿了一片。爸爸皱着眉说:“又尿床了,你今年都6岁了,怎么办啊!”
诊断:5岁以上的孩子仍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称为“遗尿症”。因疾病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这是要去就医的。大多幼儿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所致。因精神障碍引起遗尿,称之为“功能性遗尿症”,约占遗尿症的90%。 矫正方法:对于“功能性遗尿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掌握幼儿夜间遗尿的时间,提前唤醒他起床排尿,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能在排尿前醒来。白天可在幼儿遗尿时段前提醒其排尿。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疲劳和睡前过度兴奋。3.晚餐后控制饮水,减少幼儿入睡后尿量。4.不耻笑、不指责幼儿。积极取得老师的配合,消除幼儿不安因素,以及因遗尿带来的心理压力。
4 孤独的小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岁的小雨,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的话很少,眼睛总看着地面。当爸妈、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并不理睬,有时会重复其中一两句话。可是只要一提到“汽车”,他的话就多起来:“我喜欢汽车,我家有好多汽车!”不过只是自言自语,而且他能一个人玩很长时间。
诊断:这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称“孤独症”。其成因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其表现为人际关系有障碍,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语言和沟通有障碍,鹦鹉式的仿说、答非所问等;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孤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5:1。通常在3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
矫正方法:孤独症并没有特殊预防的方法。及早发现、及早期疗,可以补足患儿先天学习能力之缺陷,减少其不适应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并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1.转移法:从小培养孩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定时定量吃饭进食,正常大小便等等。与孩子互动,并找事给他做,让他的精力转移到其它有益的事物上。2.建立有效的社会性行为:多接受语言和外界的刺激,建立与孩子有益的互动行为,如能听指示、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等。3.增加行为模式:提供示范行为、替代行为让他学习。让孩子辨别哪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许,多称赞孩子好的行为。此外父母应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学习怎样和孤独症孩子相处。而孤独症孩子亦要参加早期训练课程,学习自理与人沟通的方法等。
5 会打人的壮壮
壮壮5岁半,长得结实强壮,讨人喜爱。可是,他有个会“打人”的坏毛病。小朋友和他玩不了一会儿,都会被打得“哇哇”大哭。壮壮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也顾不了他太多,因而总被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告状,心里烦得很。
诊断:儿童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称“攻击性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岁~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O岁~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成因与遗传因素、儿童心理障碍、教育不当、饮食及模仿父母、同伴、影视等有关。这类儿童多半喜争执、好胜、情绪不稳定、暴躁、经常向同伴发起攻击,必须进行矫正,否则,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3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