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小自闭社恐的人适合写作》,欢迎阅读!

从小自闭社恐的人适合写作
1、提升沟通能力。
发现身边很多社恐患者有一个共同点,过于沉浸在自己的压力中,看不出别人的想法和意图,也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和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这是他们和别人交流时不自信的主要原因。所以有时候会去模仿别人,会有一种其他人都很好,说的话做的事都没毛病,只有自己有问题的感觉。
不能对别人的行为形成有效判断,是面对不熟悉的人时压力的重要来源,没有自己的想法、急于取悦别人的人也很难变得让别人感兴趣。表面上是你在迎合别人,其实你只是希望谈话顺利进行,关系友好发展,自己压力小一些,这很自我中心。把注意力从自己和自己的问题上移开,多思考对方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再想想自己应该为对方做什么,这才是沟通的姿态。
2、不要急于求成。
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让自己的日子不要那么难过,然后再想着提升。不想和某些同学说话就不说,把他们都当做空气。不想参加的聚会就不参加,省出时间来安静独处。不需要对此感到不安,想要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关系都搞好,会占用自己的很多精力和心思,让自己疲倦焦虑没心思做其他事情。如果能做到,那也不会如此为社恐烦心了对吧。
从新认识一个朋友开始,慢慢来,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然后坚
持下去,积少成多,有张有弛。用力过猛急于求成,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大概会直接崩溃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同时还会加强自己的挫败感。社恐这种东西,就是在一次一次的挫败感中积累出的习惯性反应,太过勉强自己而对社交留下不好的记忆会适得其反。
3、调整心态尝试改变。
认识的社恐患者大多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是如此,内向敏感自卑,自我意识过强,执行力低,时常紧张焦虑或者情绪低落,在现实生活中有虚拟感,觉得人性本恶,消极厌世。不知道是这些性格特质容易导致社恐,还是社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些人的性格,大概是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现状,如果不考虑直接用药物进行干预,那就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习惯,再由外而内地改变心理状态。社恐的人很多也是回避型人格,因为过于敏感、自我意识过强,更容易感受到恶意,更容易预设消极的立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x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