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三十章考点手册

2023-05-08 18:4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三十章考点手册》,欢迎阅读!
十章,文学史,考点,中国,古代
2021-202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第三十章 近代文的新生面

095 经世文风的兴起

1.近代文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后期桐城派和曾国藩开启的湘乡派,一是梁启超提倡的新文体。还有道咸时期以魏源、冯桂芬为代表的经世文派,清末以章士钊为代表的政论文章,以李慈铭、王闿运为代表的骈俪文章。

2.龚自珍: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是经世文风的开创者。他的散文分为两类:一是政论及学术论文,议论纵横,笔底深蕴感情。另外一种是记传作品及杂文。

2.魏源:魏源,字默深。有《古微堂内外集》等。洞悉原委,说理透辟,驰骋往复,时有精警之论。 3.冯桂芬: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是他的代表作,其变法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独特价值。其文持论剀切,气理畅达。

经世文派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切合实用,有内容;二是文以达意,反对所谓“义法”随笔直书,遒劲畅达。

4.沈垚,为文劲厉急切,锋芒尖锐。如其《记小皮受挞》 096 后期桐城派及湘乡派(★★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

1.桐城派除“姚门四弟子”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外,还有陈用光、吴嘉宾、朱琦、龙启瑞、王拯、戴均衡等。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

2.梅曾亮:梅曾亮,字伯言,一字柏枧,梅曾亮强调古文创作要“真”有一己之真面目。提出因时说。在“意”上用力甚多,淬砺经营,痩硬有力,尤长于绘景。如《钵山余霞阁记》 3.曾国藩:咸同时期,曾国藩继承桐城派余绪,是湘乡派的领袖。

4.与上述两派风格不尽相同,但古文成就较高者,前有吴敏树,后有严复、林纾 097 从时务文到政论文(★★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名词解释)

1.“新文体”①近代梁启超首创见诸报刊的政论、杂文。②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③文白夹杂,兼采众制。

2.“新文体”特色:新文体伴随报章体产生,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在这次文体解放中,贡献最大的是梁启超。他任《时务报》主笔时,发表了大量宣传变法的时务文章;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议论时政,广泛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其见诸报刊的政论和杂文,时称为“新文体”。如《少年中国说》,陈天华的《猛回头》

3.章士钊:章士钊,其文谨严莹洁,“文理密察,而衷以逻辑”,又称为“逻辑文”,

1


2021-2022

4.章太炎:章太炎独尊魏晋,章氏将学说与文辞合一,即是学者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合一,是近于复古的文学观。他的文章是学者之文。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j0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