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如何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欢迎阅读!
![领导干部,思维,提升,能力,创新](/static/wddqxz/img/rand/big_51.jpg)
浅议如何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邹维汉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1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创新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素质,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要求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
一、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改变了整个世界。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自己的发展机遇。比如,美国提出“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的箴言;韩国提出“头脑强国”的口号;新加坡提出改善学校和公共教育系统,培育创新能力;印度提出培育创新人才,把印度建成电脑软件大国。我们国家也一样非常重视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这是由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作为领导干部,直接管理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掌握着重大事项决策权、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社会事务管理权和监督权,肩负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任,其创新思维能力高低将影响社会的发展、党的事业成败、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
2.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明显增多,阶段性特征凸显。一方面,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给领导干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又面临全新的社会形势,比如,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出击反对腐败,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抓作风建设,面对这种情况,不少领导干部不知如何开展工作了,出现本领恐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影响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因素
1.主观原因。主要包括智力、阅历、学历,还有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指由实践目的、价值模式和知识储备等因素构成的特定认识框架,是人们所熟悉的思维方向、思维路径和思维方式,它是人们头脑所习惯使用的一系列程序和工具的总和。思维定式有利也有弊,优势在于遇到常规性问题时用思维定式可以快速解决,但是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
2.客观原因。一是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我们国家经历过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所以在民族文化传统中也有大量的消极因素存在。这些消极因素从深层次上制约着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中庸之道:凡事适可而止,不走极端,讲求和谐。这些思想会让我们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这对创新意识起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二是创新制度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方面,尚未形成容忍或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使创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另一方面,创新缺乏激励机制,即使创新成功也难以带来收获和喜悦,这必然导致干部缺少创新的动力。
三、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路径
1.坚持创新思维的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所要解决的就是“为了谁”和“为了什么”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创新思维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把这作为一切创新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科学性原则。符合客观实际、遵循客观规律的创新思维,可以使我们避免走弯路、犯错误,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就,反之则会遗患无穷。三是民主性原则。创新思维的整个过程和内容都要贯穿民主的理念、遵循民主的要求和程序。一方面,创新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活动,要使创新思维取得最佳效果,不仅需要领导者个人的学识和聪明才智,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的结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体现广大群众的意志、保障群众的利益,就必须让群众广泛参与创新思维的过程,全面知晓创新思维的内容。
2.加强创新思维机制建设。任何创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要使领导干部勇于创新、乐于创新、争相创新,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机制。一是激励机制。对领导干部而言,最大的激励机制是科学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任人唯贤的选拔任免制度,把开拓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和任免干部的重要标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局面。二是竞争机制。开展良性竞争,可以激发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增长创新才能。在良性竞争中,领导干部能够产生永不枯竭的动力,迅速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民主机制。就是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防止专断和家长制作风,遏制“绝对权力”现象的产生,为领导干部创新思维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四是保障机制。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有成功也有失败,要使领导干部打消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就需要有保障机制。其中,免责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机制,就是允许犯错。但是,免责不是纵容盲目冒进,事前的论证不可少,事中的监管更要跟上。
此外,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路径还包括:突破思维定式的枷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等等。总之,作为领导干部,只有让创新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我们才可能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赵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P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