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原创】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条形统计图》评课稿》,欢迎阅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的谢称秀。我听了黄老师执教的《条形统计图》一课,受益匪浅。美燕棒棒哒!每次试教都能精心准备,让课堂精讲问题越来越精炼,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让教学目标达成度越来越高。本节课,把“学练为重、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三助,即:一自助,在助学单的引领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互助,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学的成果,通过提问、补充、质疑、交流等形式在自主探究,同伴交流等多种互助学习方式下,经历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三是师助,黄老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以学定教,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并腾出时间和精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适时,适度,适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本节课黄老师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整合,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了彰显与突出。如收集整理数据时将凌乱的书分类,让原本只能横着放的书旋转变成竖着放。让学生很好地初步感知由物品竖着摆放到象形统计图,再到条形统计图,感悟数据整理分析过程,让学生借助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发现统计的价值,体会统计的作用,很好地渗透了统计思想;再如在学生汇报导学单时,只要手机一拍一点就将学生的学习单呈现在大屏幕上了,有效地让课堂生成成就精彩,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这
样的例子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例举。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向她学习,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高效课堂。
二、 “先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的学生学习单的设计,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先学”有章可循。教材呈现的“条形统计图”是结果的、静态的,但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仅仅呈现结果,未免有仓促之嫌。学生很难从结果中体会出它的特点及作用。基于此,教师通过创设“统计四8班两个组的学生读书情况”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在“ 收集数据 ”“ 把这些数据在统计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 说说哪种方法表示更清楚 ”的尝试自学中,逐步经历条形统计图的产生、认识过程,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互学”,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学生的主动探索在前,充分展示在先,这样教师就能够准确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实现三个不教(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弄懂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黄老师根据学情,把学生推到了前台。通过几个问题:1、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2、统计表、象形图和条形图哪种表示更清楚?3.你会给他的表现打几分?学生对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而经历了条形统计图的再创造过程。表格是数,象形是形,“数”“形”结合就是条形统计图。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数形结合”在此润物无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F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