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词及词牌常识》,欢迎阅读!
词及词牌常识
词,相对格律诗而言,在韵脚要求上,比较宽,填词有词韵,词韵的划分比诗韵(平水韵)要宽一些。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词是格律诗的一种延伸。
一、词调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有自己的乐谱,写词必须词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填写,要做到“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有时还要区别四声,所以称之为填词又叫“倚声”。词调同宫调有密切的联系,填词必须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宫调。
二、词牌
词调的名称叫做词牌。词牌代表一定的词律格式。但有不少词牌是有别名的即调同名异,如《念奴娇》又称《大江东去》、《酹江月》、《赤壁赋》等;也有的词牌名称相同却不是同一词调即调异名同,如有《忆江南》别名《步虚声》,而也有《西江月》别名《步虚声》者。
不一样的情感在选择词牌上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金缕曲》也就是《贺新郎》一般都只适合抒发心中郁结,而不适合写喜庆之事。贺新郎虽然喜庆名,可不是用来写喜庆事的。例如《寿楼春》是用来悼亡的,等等。所以,作词,选择词牌名有讲究,不能乱用词牌。
三、词谱
现存最早的词谱是明朝张延的〈诗余图谱〉,比较完备的词谱有清朝万树的《词律》和康熙时期陈延敬、王奕清奉敕编撰的《钦定词谱》简称《词谱》。清?舒梦兰编《白香词谱》四卷,选录历代名作一百首,附注平仄声调,适合初学者填词参考,还有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简明适用,而潘慎主编的《词律辞典》是迄今收罗最完备的词谱。
四、词韵
诗有诗韵,词有词韵,前面讲了,词韵的划分比诗韵(平水韵)要宽一些。一般作词,大多以《词林正韵》为用韵工具书,划分平仄韵律及韵脚。就如同作诗,(旧韵)多以平水韵作为用韵工具书一样。
五、词律
词牌中有所谓的添字、傩破、减字、偷声等这里作一下解释。添字、减字单指字数的增减而已。添字后引起句式的变化,一句破成两句,称“傩破”。偷声与之相反。
一首词的下阕起头句式不同于上阕这样的下阕起头处称“换头”,又叫“过变”,常见的有:〈忆秦蛾〉、〈贺新郎〉等。三段的词叫三叠词,前二段句式完全相同又比第三段短的称“双拽头”常见的有〈瑞龙吟〉等。非双拽头的词有〈兰陵王〉、〈夜半乐〉等。而四叠的词仅有〈胜州令〉、〈莺啼序〉两调。
词,相对与诗而言,比较口语化,词句常常使用领字,即在一句开头一个字、两个字(如:莫是、还又、哪堪等)、三个字(如:最无端、更能消、又却是等),语气上稍作停顿又不点断,语义上领起下文。领字中最主要的是一字豆(又作“逗”、“读”)一字豆多数是虚词,如:正、但、又、更、况、且、方、应、甚等。也有些是动词:望、问、怕、料、想、看、叹、念等。
六、对仗
词的对仗没有具体的规定,比诗的对仗要宽,相连两句字数相同,就可以构成对仗,
一字豆后面的句子也可以对仗,且不限平仄相对,也不忌同字相对。
七、韵式
词的韵式从整体上看具有不规则性,用韵没有固定的位置。但就一个词调来说却有严格的规定。词的韵式有平韵式、有仄韵式,仄韵中上、去可通押,入声韵单押。还有平仄转韵式、平仄同协式。韵字也不避同字。
总而言之,填词,一定要遵从词谱,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填,有好多人以为,只要随便用一个词牌名,或者只要字数同词谱中的字相同,就是一首词,这是不正确的。喜欢作词的朋友,建议不妨在手边经常放一本《白香词谱》或《钦定词谱》,据《词谱》中的既定格式填字、用韵及掌握平仄关系等等。
八、作词工具书
《词林正韵》、《白香词谱》、《钦定词谱》。
《词林正韵》,是检查每个字的平仄声律及韵脚的词韵工具。词韵比诗韵(平水韵)用韵要宽很多。词韵可以把平水韵的几个韵部归为一个韵,比如平水韵的“一东”和“二冬”,就可以归为一个韵。
《白香词谱》或《钦定词谱》是词牌格式对照表。作词,都要遵从《白香词谱》或《钦定词谱》中的词牌既定格式,比如每首词字数的多少、平仄关系、是否对仗、平韵脚还是仄韵脚,都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乱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D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