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滚去学习”标语党亮剑高考》,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滚去学习”标语党亮剑高考
作者:南方
来源:《高中时代》2014年第02期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同学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学校高三(5)班的周海帆表示:“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标语很个性,符合我们95后的气质,秒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励志金句,那种话从小听到大都听腻了。”
据了解,内江六中高三(14)班为理科班,现有学生82人。在本学期开学一周后,班里便开始张罗冲刺标语的事。主要由班委主持,在班上向同学们征集冲刺标语,并对征集来的标语进行公开评选,投票决定入选标语。
在内江六中高三教学楼里除少数班级未悬挂标语横幅外,大多数班级都在黑板上方的位置拉上了红底白字的标语横幅,有的还是教室前后各一幅。
其实,每个班都有的班级文化,此条毕业班冲刺标语虽然是颇具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但也不能否定其积极性。“高富帅”代表的价值观虽并不可取,而且“滚”字也不太文雅,有些粗俗,但既然这是学生自己选出来的,我们对此也应该给予尊重。在这个信息网络化时代,学生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较多,网络用语相对而言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用网络用语来做冲刺标语也无可厚非。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给予学生们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不论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抑或是“滚去学习”,都异曲同工地说明: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然而,对于无数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这条狭小的“独木桥”,依然是改变命运的路径。
作为一个身份界定的词汇,“高富帅”揭示了有钱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抢手地位。当一个社会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标准的时候,缺少优越家庭背景和现实物质财富的人群就被定义为失败者。当先天的“高富帅”可遇不可求,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便具备了励志意义。
经历过高考的人,想必都见过不少雷人的标语。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没有比高考更暴力的事了。比起高考来说,所有的暴力语句,不过是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潜能的武器。当高考成为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挤的独木桥时,是想尽办法挤过去落地上岸,还是用高尚的语句美化这座桥与挤的动作,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其实,把学习当做与“高富帅”竞争的手段,并不荒唐。事实上,类似的高考激励语并非仅此一家,2012年,在福建某高三年级学生打出如下横幅——“没有高考,拿什么和高富帅竞争?”而更现实的问题是,即便有了高考,大部分人也未必能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富帅”展开公平竞争。当高考成为这些学子手中仅能掌握的一块“敲门砖”时,我们又以何责备学生没有以高尚、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学习呢?
事实上,与早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自信与豪迈相比,“滚去学习”多了一份决绝与艰辛。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滚去学习”的潜台词,是通过高考“飞上枝头变凤凰”,与社会底层拉开距离。总之,无论什么样的励志标语都是激励自己的一种方式,无所谓好坏,只要初衷是好的,就是适当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5b4.html